第391章 案情(第2/3頁)

這兩天,她接了單子,為一家店鋪畫幾幅大型墻畫,每天早上八九點出去,晚上六七點回。

案發前一天,她和往常一樣,上午九點出門,卻到熄燈還沒回來。室友略微奇怪,但沒有放心上,大學生夜不歸宿很正常,她們以為她去了朋友家過夜。

按照學校提供的體檢報告,警方認為第五具屍體與李小暖的信息高度雷同,便采集了家屬的DNA,最終確認死者就是李小暖。

她的父母傷心欲絕,跪在地上懇求警方找出兇手,將其繩之以法。

當時負責這起案件的警官,慎重地答應了下來。

他叫季理明。

——

比起前面四起案件,第五起案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昨天失蹤,次日就發現了屍體,大雪熄滅了火焰,屍體保存完好,現場殘留著大量物證。

警方十分振奮,進行了極其細致的調查。

指甲裏的顏料確定了身份,胃部的殘留物經過調查,確認是在附近的一家漢堡店裏買的。這家漢堡店的特色炸酥魚,用的不是鱈魚或是龍利魚,而是小黃魚,非常具有識別度,別家都沒有。

老板娘說,她記得傍晚有一個穿紅色大衣的女孩來買過東西,但不記得具體是幾點鐘了。不過收銀有記錄,雞肉漢堡 炸酥魚有兩個,其中一份加牛肉餅,李小暖胃裏卻沒有,所以確定是在17點30分購買的。

紅色大衣的穿著,與李小暖的衣物殘片有關。而從消化情況看,死亡時間在餐後的2-4小時左右。

那麽,李小暖什麽時候吃的東西呢?

老板娘提供了一個具有價值的線索,她說,買東西的小姑娘好像沒吃午飯(這與店主說,李小暖忙碌一天,經常不吃飯的口供吻合),很餓,拿到炸酥魚就咬了口,燙了舌頭,又問她買了冰可樂。

收銀記錄可證實這一點。

於是,基本能斷定,李小暖的死亡時間是19點30分-21點30分之間。

然後是櫸木碎屑。

國內的櫸木很少,多是國外進口,一般用作家具比較多。美院宿舍當然不會用這樣的木材,軟裝的商鋪已經完成裝修,地上掃得幹幹凈凈,也沒有木屑。

木屑在兇手那裏沾上的概率非常大。

但櫸木也沒那麽罕見,裝修的,做家具行業的,運輸的,指不定哪裏就落下了。

季理明找出地圖,一個圈畫在美術學院,在城南,一個圈在商鋪,在城西,標注出兩個地方的公交和地鐵。

最後,一個大圈畫在焚屍的垃圾場,也在城西。

他開車去美術學院,在附近兜了幾個圈子。美院的位置很偏,附近有公園,風景好,適合寫生,也同樣適合拋屍。

因此,他得出結論,兇手是在城西盯上李小暖的,而不是在美院。

回到城西。

他一條條街開過去,拿了本子,記錄下所有在裝修的店鋪。回頭任務發到每個社區派出所,上門詢問是否有用過櫸木的木材。

又叫人去運輸公司查單子,看是否有誰接過運送木材的活計。

大量警力投入下去,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有嫌疑的人全部撈上水面。

警方鎖定了一名嫌疑人。

武紅林,男,三十五歲,貨車司機,1月初,他接過一筆運送木材的單子,15日左右回到和平市。

他和老婆在城西,租了個三四十平的小房子,日子過得很是拮據。平時,武紅林開火車跑長途,他老婆就開電動三輪車拉客。07年那會兒,運營市場還很不規範,類似的黑車很多,大街上隨處可見。

警察找上門的時候,他老婆還以為是嚴查黑車,一面賠著笑臉說自己有牌照,一面遞上一條煙,希望他們能高擡貴手。

“警察同志,我們只是賺個糊口錢。”三十多歲的女人絞著手,誠惶誠恐,生怕他們把自己的三輪車拉走。

這可是她花了七八百塊錢買的,才開了不到兩年,新著呢。

但警察根本沒理會她,問她:“你男人去哪兒了?”

“他出去掙錢了。”女人越想越不安,試探地問,“警察同志,是不是他撞到人了?我們賠錢,肯定賠。”

負責的警察說:“你先坐下,有話問你。”

女人惶恐不安地問:“啥事兒啊?”

“1月17日晚上,你老公在哪裏?”

“17號……他在外面拉客人。”

“可運輸公司說,他15號就回來了。”

“對對,那是跑長途,不一樣,平時沒活的時候,他就讓我休息,開我的三輪去拉客人。”

“17號他一整晚都在外面嗎?”

“是的。”

“你和他在一起嗎?”

“沒,那幾天我記得冷得很,我身體不好,他叫我在家歇著。”說到這裏,女人臉上浮現出幸福的笑容。

警察問兩句就離開了。

接著,民警在街上找到了拉客的武紅林,將他帶回警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