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頁)

戚由豫目光望向不遠處的樹冠間。

樹冠搖動了兩下,一抹身影飛快地藏了進去。

他遲疑地看了眼手裏還剩下的姜湯。

於情於理,他都該請他下來喝一碗姜湯暖暖身子。可私心他卻希望衛寒宵能盡快認清現實,莫作多余的糾纏。或許金羨魚也是這麽想的。

衛寒宵迷迷糊糊中覺得自己要死了。

他藏到樹冠裏躲過了戚由豫的視線,卻渾身手腳無力,差點兒從樹上跌下去。

他其實完全可以運動真氣抵擋冷雨,可他沒有這麽做。

一是因為,他想體驗當初金羨魚冒雨幫忙找護身符的感受。

二是因為,他如果表現得可憐一點,金羨魚會不會憐憫他?

當然他並不想在戚由豫面前示弱。

再強悍的身子,饑寒交迫的狀況下,一連淋了這麽多天,也難撐得下來。

小孩子放聲大哭或引來家長的妥協。可惜他的狼狽和可憐未曾引來金羨魚的憐憫。

當終於趕到駝巘嶺前的時候,金羨魚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氣。

她能感受到衛寒宵還藏在隊伍後面看她,只不過那目光已經失去了所有神采,黯淡疲憊,頹唐迷惘。

她故作不曾察覺的模樣,在這道目光的注視下,走上了駝巘嶺。

那道目光越來越遠,在她走過一個拐角的時候,終於依依不舍地消失不見。

她斷得已經夠堅決了,希望衛寒宵能夠知難而退。

三清宮雖位列四家五宗,但乍一看上去,竟然很像後世的道教旅遊景區。

駝巘嶺上人來人往,香客絡繹不絕,任何凡人修士都可來上香遊玩,整個三清宮上至三清六子,下至外門雜役,都毫無架子可言。

想到那位享譽天下的乾坤妙一真人,金羨魚還是有些忐忑的。

趙益謙與曾交泰一回到山門便匆匆復命,留戚由豫照顧她。

戚由豫笑著安慰她說:“你無需緊張,他老人家一定會喜歡你。”

等待的間隙,或許是為了緩解她的緊張,戚由豫便和她說著些李龍虎有關的事。

提到自家師父,戚由豫眼裏笑意點點,臉上露出自豪之色,有些“大言不慚”道:“師父他老人家的太極功夫,整個道門無能出其右者。”

“這些日子還練就了一門龜息的功法。”

“龜息?”金羨魚反問,“是指模仿玄武的呼吸吐納?”

她釋道雙修,對道家功夫也算如數家珍

“的確如此。”戚由豫解釋說,“不過這門功夫練成之後,脈象吐息修為呼吸幾近於無,息停脈住,如動物冬眠,狀若死屍。”

他莞爾道:“這門功夫,即可延年益壽,也可助人達清凈自在的境界,不懼土埋水溺。”

金羨魚一時怔忪,心臟後知後覺地漏跳了一拍。

這麽說豈不是可以用來死遁??

就在她準備開口問個詳細的時候,一個火工道人竟然走上前來,說是李龍虎相邀。

金羨魚驚訝地站起身。

她沒想到李龍虎竟然這麽平易近人,說見面就見面。

戚由豫露出個“看吧”的表情,莞爾說:“師父沒叫我,我不能陪你了,道友你不必緊張,”

金羨魚心神不定地點點頭,和那位火工道人快步離去。

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正殿宮觀,但見一條僻靜狹窄的小道,道旁古柏蒼松數十余章,古木參天,郁郁蔥蔥。

繞過松柏小道,便看到了一間茅屋靜室,茅屋空地前擺放著一張石桌,四只石凳,都被風雨磨得光可鑒人。

桌上只擺放著一只茶壺,兩只茶杯。

李龍虎正坐在石桌前,若有所思地望著什麽,他如今已八百余歲,生得鶴發童顏,紅光滿面,身上非但沒有老人的暮氣,雙眼反倒如嬰兒般明亮有神。

金羨魚腳步近乎無聲,但李龍虎沒有擡頭,便從腳步聲中分辨出了她的性別、年齡、修為深淺。

朝她微微一笑,擡手請她坐下。

金羨魚見過禮,直面這位大宗師的時候,心裏忍不住砰砰直跳。

看到金羨魚的刹那間,李龍虎臉上也掠過一點驚訝之色。

或許是未曾想到這個大弟子周素履贊不絕口的後輩竟然生得這般美貌。

周素履為人沉穩持重,鮮少稱贊人,更遑論還特別提到她美貌實屬難得一見。

這讓李龍虎對金羨魚已生出幾分好奇。

如今看到金羨魚她容貌之明麗動人舉世罕見,然而其明真虛靜,沉穩有致,不驕不躁,更令李龍虎好感漸生,微微一笑道:“駝巘嶺自家種的茶,小友可以嘗嘗看。”

金羨魚嘗了一口,眼前一亮,笑著贊道:“果然清香。”

李龍虎呵呵一笑:“說起來,還未謝過小友妙手治好了豫兒的眼疾。”

李龍虎的修為已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懷一顆赤子之心,言行舉止率直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