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3/4頁)

蹲在一旁的虎腦仰著腦袋問:“什麽是狗血淋頭?”

“就是你奶罵我的樣子。”

“我沒見過呀,我奶是咋罵你的?”虎腦一臉的懵圈。

“你見過你娘罵你哥嗎?比那個嚇人一百倍。”三郎隨口道。

虎腦托著腮幫子尋思了一會兒,點點頭:“那是挺嚇人的。”

薛氏啊,曾經也是個溫柔可人的小媳婦兒,尤其在趙桂枝眼裏,她大嫂這人可好了,特別善良,還很勤快。擱在別家,妯娌之間難免是有些矛盾了,你吃多了我吃少了,你幹得活兒少了我就要多做一些了。

雖然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可天長日久的,難免會產生摩擦。本來嘛,小老百姓過日子,誰家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那些瑣碎事兒?事情一多,吵嘴那是難免的。也有當嫂子的仗著自己進門早,又給老X家生了大孫子等等理由,可勁兒的欺負後進門的弟媳婦兒,這些都是常有的事兒。

但薛氏不啊!

她就是個特別溫柔善良又勤快,而且半點兒不愛計較的人。

再就是,人是靠比較出來的。

看一眼動輒就叉腰指天罵地的江母,再瞅瞅一臉好脾氣的薛氏,趙桂枝當然覺得她大嫂是千好萬好的。

然而,人是被逼出來的。

自打江母和江奶奶都跑了,連帶江父和三郎、黃氏都一並離開了,家裏只剩下了大郎一家四口。薛氏又要忙活家裏家外的事兒,又要照顧年幼的虎腦,還要管已經到了貓嫌狗厭年歲的虎頭……

她變了。

如今的薛氏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溫柔的小女子了,她也開始學著江母叉腰罵人,罵的不是別人正是倒黴孩子虎頭。

虎腦可乖了,畢竟他是打小聽著他娘罵他哥的。

哪怕虎腦其實並不知道一百倍是多少,但聽說比他娘罵他哥還厲害,他就覺得,那確實很厲害。

嗯,已經忘了長啥樣兒的奶奶,果然很嚇人。

三郎絕對不會知道,他在府城惦記不已的虎頭,其實在家裏也一直都在挨罵。以前被江母罵,如今被薛氏罵,僅僅是因為最近要過年,再說虎頭不是怵了三郎,直接跑去大房找扁擔一起吃住玩鬧了。

眼不見心不煩,薛氏這才省了力氣,沒叉腰痛罵虎頭這個倒黴孩子。

再看周老爺……

他已經不好了,就算坐在凳子上,人還是忍不住往下滑。

但他的目的還是沒有達成,不可能就此作罷。因此,他最終還是穩住了身形,堅強的問道:“你啥時候要去府城?”

“咋你要托我送信呢?行啊,你寫好就拿過來,我大概要出了正月吧。”被這麽一提醒,三郎也想起來了,回頭還要去他丈人家裏問一下,如果要寫信的話,他可以幫著代筆寫信。還有石家那頭,石二苟對他很不錯的,幾乎把所有的內部福利都送給他了,幫忙帶封回信也是應該的。

還有誰呢?

哦,陳家那邊。

就是殺豬匠陳大柱家裏。

三郎知曉的消息裏,陳仵作從小父母雙亡,有個親姑姑,早兩年改嫁給了江二伯,這個倒是容易,過年走親戚就能碰到的。但陳仵作還有個親爺爺在呢,另外還有些叔伯兄弟啥的,還是應該給人打個招呼的。

因為陳仵作是九月底就跟江二郎一起去的京城,他當時又不知道江家是怎麽安排的,也有可能他到了京城以後,會捎信回來的。但三郎琢磨著,橫豎大過年的閑著也是閑著,跑一趟好了,好告訴陳家那頭,陳仵作發達了,要去京城裏當官老爺了。

再就是張家,就是豆腐張他們家。

他家人丁更少,親近一些的只有已經改嫁了的娘,以及一個堂兄了。

三郎把能走動的人都想了一遍,就聽周老爺問:“那啥時候要走,走之前去周家支會一些,我到時候跟你一起去!”

“啥?”三郎愣住了。

不過他轉念一想,好像也沒啥要緊的吧?很多人都是這麽聚在一起出門的,當下他便點頭應下了,表示記住了。

再然後,這倆就大眼瞪小眼。

又過了一會兒後,周老爺垮著臉離開了江家。

……

待正月底,三郎還是很講道理的,他提前兩日去了一趟鎮上,幫家裏采買東西的同時,順便去了一趟周家,告知了具體的出發日期。又說到時候肯定會來周家門口繞一下的,請周老爺直接上車就行。

哪知,周老爺說馬車他會自備的,畢竟這一去路途遙遠,行李什麽的肯定要多帶一些,就不占他們的地兒了,自家備輛馬車什麽都方便。

三郎就更沒意見了。

等於說,就是車隊裏增加一輛車嘛,人家都自備馬車了,車夫肯定也是有的,旁的一應物件必然都不缺。那都不用說是相熟的人了,哪怕完全不熟,也可以讓人跟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