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4頁)

像什麽苦衷不苦衷的,秀娘在當時確實是不懂的,可她只知道一個事兒,為了孟娘的親事,江母都哭成這樣的,那肯定是孟娘沒道理。

至於後來孟娘出嫁那天發生了什麽事兒,她確實是不知情的。只因當時她娘勒令所有人都不準出門,她倒是隱約聽到了外頭的罵聲,但也沒太往心裏去。

鄉下地頭,哪天沒有婆娘插著腰站在村道上罵人啊?早就習慣了。

秀娘在心裏琢磨了一會兒,便道:“這話你不該同我講,你是我的堂姐,你的親事也好婆家也罷,原就不是我能插嘴的。再說我也嫁人了,哪兒有出嫁女插手娘家的事兒?更別說是同樣已經出嫁了的堂姐。”

“不同你講,我還能同誰講?”孟娘許是沒想到秀娘會這般冷情,驚愕的瞪圓了眼睛,“要是叫我娘知道,我嫁了人以後把日子越過越糟了,她還不得笑話我活該?”

“她不會的。”秀娘很肯定的說,她如今也是懷著身子,今年就能當娘的。哪有當娘的不盼著自己孩子好的?還是知道孩子過得差,不得心疼死?

孟娘怔怔的看著眼前這個堂妹,仿佛不認識她一般。

過了一會兒後,她長嘆一口氣:“罷了,我也不跟你爭辯這個。我是聽說二郎中了秀才,想……想請他去一趟我婆家。”

秀娘一時間有些沒明白過來,只困惑的看著她:“去你婆家幹嘛?你婆家有什麽大喜事兒嗎?”

這年頭可不興無緣無故的上門做客,除非是一家辦喜事,親戚們才會蜂擁而至。

當然,如果是近親,像江家的大房和三房這樣的,沒事兒也會互相竄門子,但前提是本身就住得近。這就好比,沒什麽特殊原因,江家人也不會跑去孝義鎮找江二伯的。

“我兄弟出息了,不該幫我撐腰嗎?”孟娘原是不想把話說得那麽直接的,但她又擔心秀娘沒明白,想著她們幾年才見一回面,下次見面還不知道是啥時候呢,索性就說開了。

孟娘的想法倒是簡單,這年頭的出嫁女本身就是靠娘家、兒子和夫婿的。她跟夫婿的關系並不好,也沒兒子傍身,能倚靠的也就只有娘家了。

早先,江家不過是普通的鄉下農戶,就算她想靠都沒轍兒。如今就不同了,秀才公擱在縣城裏確實不算什麽,但放在小小的孝義鎮上,還是很體面的。

最重要的是,江二郎既已考上了秀才,那就大概率不會再回村的,他應該會留在鎮上,或是自己開私塾,或是去別人開的學館裏授課。像石坪村村學裏的先生這樣的,畢竟是少數,一般都是上了年紀後,才會想著落葉歸根的。

“我也沒指望娘家給我財物,就想著讓二郎去一趟我婆家。他先前是在念書,自是沒工夫。如今都考上秀才了,甭管是幹啥總歸沒先前那麽忙了,我們兩家就當普通的親戚處著,多好呢。”

生怕秀娘誤會,孟娘又強調道:“我婆家不差錢,他們有宅子有鋪子,跟那些富貴人家是沒得比,可比江家可要有錢多了。我不貪圖二郎給我什麽,就是想讓他幫我撐點兒面子,好叫我婆婆嫂子們知道,我也是有娘家人撐腰的!”

秀娘猶豫了:“那你要我做什麽?”

“我娘不待見我,我想讓你幫我跟二郎傳個話。橫豎我娘又不往鎮上去,回頭二郎自個兒去我婆家找我就成了。”孟娘稍稍松了一口氣,她到底是跟秀娘打小一起長大的,見她露出猶豫的表情,就知道這事兒已經成了七八分。

果然,秀娘點了頭:“那行,我幫你轉達。不過,二郎堂哥答不答應,我可不敢保證。”

“他會答應的,又不礙著他。再說我婆家在鎮上也是體面人,有這麽一門親戚在,他面上也有光。”孟娘自信滿滿的說。

秀娘心情復雜的看過去,心說你要是知道二郎媳婦的娘家人有多體面,你就不會這麽說了。

但甭管怎麽說,那都是她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姐,她既是答應了,便一定會如實傳達消息。

在孟娘的催促下,秀娘扶著腰身出了門,她很快就來到了江家院壩上,彼時江奶奶已經領著周生生去了灶屋,院壩上全是自家人在忙活,而灶屋那頭也已經傳來了飯菜的香味。

又酸又辣的,光聞著味兒就讓她忍不住吞咽口水。

“秀娘你進屋歇著去,這兒有我和你嫂子們。”江大伯娘瞅見女兒過來了,忙擺手讓她去堂屋烤火。

“好香啊,這味兒聞著真開胃,二堂嫂又在做好吃的了吧?”因為是肩負了重任的,秀娘心裏略微有些緊張,順口就扯起了旁的。

江大伯娘笑了笑:“這不是前兩日做多了肉,你三嬸心疼上了,提前花錢讓人從河裏撈了幾條魚。這年也過了,魚肉可便宜了,倒是二郎媳婦瞧了魚還高興呢,說要做那個什麽,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