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二合一)

蘇謙怎麽會在這兒?

記者愣了下,難道剛剛開的會議是針對蘇謙的整體技術分析?

“邢教練,打擾了。”記者一面好奇地看了眼蘇謙,一面跟邢遠志問了聲好。

這記者姓陸,是體育頻道常年專項跑田徑項目的記者,跟田管中心和國家隊的上下都已經頗為熟悉了。

“小陸記者,好久不見。”邢遠志也笑著跟記者問了聲好。“今天是來采冬訓的?”

記者笑著點點頭:“誒,對,之前跟隊裏提交過采訪申請了,今天曹主任帶我過來的。您這是剛開完分析會吧?”

邢遠志和小陸記者互相都挺熟悉了,邢遠志直接讓小陸記者在會議室坐下了,曹青山這會兒看教練們都散得差不多,他也踱步走了進來,看到會議室裏有個蘇謙和遊雲,他也愣了下。

“怎麽?今天的分析會是蘇謙的專場嗎?”曹青山下意識地問出了這個問題,然後又蹙起眉頭:“老邢,你們不是一直都挺有分寸的?今天怎麽直接讓蘇謙在場旁聽了?就不怕……”

剩下的半句話被曹青山咽了回去,他怕自己講得太嚴肅,反而更影響了蘇謙的狀態。

國家隊這裏的意思他是知道的。

邢遠志他們已經基本定了準備讓蘇謙去跑明年的亞運200米,這個冬訓對蘇謙來說格外重要,是他第一次參與正式的項目冬訓,不論是個人訓練狀態、競技狀態和心理狀態,都要在這個冬訓周期內做最適合的調整。

看曹青山這欲言又止的樣子,邢遠志就知道,曹青山是誤會了。

他搖了搖頭,笑道:“今天是分析會沒錯,不過今天分析的主要是劉威、郭照臨和祁偉這三位選手的情況。”

曹青山:?

小陸記者:?

曹青山一臉迷惑:“那蘇謙在這兒是怎麽回事?”

邢遠志笑了下,道:“蘇謙是在參與今天的會議分析,他給我們今天的分析會提供了很多條關鍵性的思路,對劉威、郭照臨和祁偉這三位選手接下來的訓練調整都具備關鍵性的指導意義。”

說著,邢遠志看著明顯還沒反應過來的曹青山和小陸記者,道:“小陸記者,我這沒瞞著你,但是這個事情還是希望你暫時不要報導的好。”

直到聽見邢遠志這麽說,曹青山和小陸記者才反應過來,一瞬間兩人的臉上都是滿臉的愕然。

比起曹青山,小陸記者的反應明顯要快。

他迅速想到,這要是報導出去,必然是個爆炸性的體育新聞,不過邢遠志壓了這麽一句暫時不要報導,他當然也會收著點。

其實想想也明白,蘇謙這才15歲呢,等冬訓結束,轉過年也才16歲的年紀,就是個半大不大的小孩兒,這個年齡,進了國家隊的冬訓營就算了,這要是再被爆出去說他參與了國家隊的教練組才會參與的專項技術分析會?

別說看新聞的人怎麽想了。

小陸記者以及在場的曹青山兩人也都還暈著呢。

這還是邢遠志親口跟他們說的,他們也都沒能反應過來,這要是放在外面的其他田徑愛好者身上,觀眾們能敢信?

小陸記者點了點頭,反正關於這個報導的消息,他當然會先收著點:“不過……邢教練,我這裏暫時不報導,但是我先采訪點相關內容備用可以吧?”

“當然。”邢遠志笑著看向小陸記者:“小陸記者業務水平高啊!”

關於蘇謙參與分析會的這個事情,現在當然是不方便報導的,可是現在不方便報導,不代表以後不方便報導。

就譬如,蘇謙在剛剛會議中針對劉威、郭照臨、祁偉的狀態提出的建議,如果在實際訓練中應用後確實起到了出色的效果,那麽蘇謙參與分析會並且做出重要貢獻的這件事屆時必定就藏不住了。

而比起到時候再慌慌張張采訪,小陸記者提前采訪的這些內容,到時候就是誰也搶不到的第一手采訪資料。

這可不是業務水平高嗎?

比起迅速反應過來提出采訪要求的小陸記者來說,曹青山的反應就要慢了些。

他那張圓乎乎的跟彌勒佛似的胖臉上,這會兒寫著明顯的愕然。

“老邢,你說的都是真的?”

邢遠志笑了笑沒答話,曹青山也迅速反應過來,邢遠志作為短跑項目的主管負責教練,不會在這種問題上說瞎話。

曹青山這會兒突然想起剛剛在外面聽到的掌聲:“剛剛我們在外頭的時候,裏面一陣陣的鼓掌,那是?”

邢遠志答得非常幹脆:“蘇謙剛剛提了很多個我們過往沒有注意到的關鍵點,那是在場的教練自發的鼓掌。”

曹青山驚愕:“剛剛的分析方案有文字版本嗎?我看看?”

田管中心的幾個主任,基本都是老田徑人出身了,他們對於田徑項目是很有老一輩的熱情的,哪怕升到了田管中心的高位,自身的業務也並沒有放下,幾十年的眼光都在,看看分析案什麽的當然是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