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章、主君如此

董伯予死於一山野小村之中,死得默默無聞,其三姓護衛亦就此安頓下來,居住在改了名的山中為董伯予守墓。而在董伯予的遺言之中被刻意忽視掉的嬴祝,此時則鐵青著臉,冷冰冰地看著自己身前的部下們。

此時是十月,江南雖然還不是頂冷,可比起北方的幹冷,江南的濕冷則是別有滋味。哪怕嬴祝已經在這片潮濕之地生活了十年,仍然覺得陰濕刺骨,不得不將身上的皮裘裹得更緊一些。

比起身上的冷,他的心裏自然是更冷。

好歹也曾占據三郡多的地界,好歹也為自己又爭了三年皇帝之名,好歹也曾經有十萬兵馬,好歹也統治過數百萬之民。可現在,他卻是狼狽不堪,身前就只余這不足萬人,而且這不足萬人的隊伍之中,大多數還不是他的嫡系,而是屬於九姓十一家。

“陛下,可要稍事歇息?”

隨侍在他身邊的一位臣僚注意到他的神情,關切地問了一句。

“不必,朕不累……倒是陳卿,你們辛苦了。”

“臣等與陛下乃是一體,共榮共損,談不上辛苦。”那臣僚低聲道。

他神情也有些苦澀。

身為九姓十一家中的陳氏之子,這位陳偍一聲名聲不顯,莫說比什麽謝家寶樹、王氏庭芝之類的人物,就是在陳家,他也被認為是平庸守成之輩。但是經過這些年的折騰,那些名氣大、才華高的,不是被自己玩死了,就是被趙和趕到海外孤島上去了,反倒是他這個一直沒有什麽名聲的人,最終堅持到現在,甚至成了如今九姓十一家的扛鼎之人。

有什麽辦法,九姓十一家老的老少的少,死的死跑的跑,他若不出來將眾人之力聚於一處,只怕立刻要星散雲消,不僅遂了趙和之意,而且歷代祖先們幾百年的心血全部要化為烏有。

想到這裏,陳偍又望了嬴祝一眼。如今九姓十一家殘余的力量已然不多,眾人還能夠聚在一起,靠的不是陳偍個人的能力——陳偍對於自己的個人能力也有很清醒的認識。故此,眾人還離不開嬴祝這棵樹。

“陳卿,朕是不是錯了?”嬴祝心思翻滾,忍不住問道。

他問的是對待董伯予之事。

此事別人不知,但陳偍卻是知道的。

董伯予的下落,是嬴祝有意放出去的。

在嬴祝想來,董伯予與他一樣,都是趙和必得之人,因此,放出董伯予的下落消息,肯定能夠分散追兵的注意力,甚至阻滯追兵,給自己爭取到更多的逃亡時間。事實上他也沒有想錯,在得知董伯予隱藏於山中之後,原本乘船追他的曾燦,甚至親身登岸,去到了距離繚河有數十裏遠的山中,來回便浪費掉了一天的時間。

這一點,在看到董伯予之後,曾燦便明白過來。而董伯予在臨死之前,也猜測到自己行蹤是如何泄露的,不過嬴祝與他君臣一場,哪怕嬴祝做出這樣的事情,董伯予也沒有出一字惡言。

或許董伯予心裏還有些高興:哪怕自己死了,也能夠為自己效忠的主君做出一點貢獻。

只是此事纏繞在嬴祝心中,讓他甚為愧疚。這些年來,董伯予對他忠心耿耿,甚至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他先棄之於山野,後賣之予仇敵,哪怕嬴祝是個生性涼薄之人,也難免心中不安。

陳偍卻誤會了嬴祝之意,他以為嬴祝所問的是南征之事。

“陛下,南征之事,實是迫不得已,事實上董相北伐失敗,我方便唯有此一條生路了。”陳偍心裏思思念念的還是南征,只有南征,才能打下廣闊的土地,讓九姓十一家重新掌握大量的田地,然後憑借這些田地積攢財富,積蓄力量。

他此時已經不想著向趙和報仇這麽荒謬的事情了,他想的就是給九姓十一家找個出路。原本九姓十一家可以有條出路的,聽從趙和的安排,老老實實放棄一切家產,跑到東海的島上去重新開拓。但九姓十一家不甘心,他們不願意束手就擒,因此才有嬴祝起兵之事——只不過現在想起來,這一切也是趙和意料之中,他原本就想借著嬴祝的旗號,將九姓十一家這些反對者聚在一起,然後一網打盡。

事實證明,趙和做到了。

若九姓十一家老老實實退出中原,他們原本在中原還會留下許多無形的財富:那些受過他們恩惠的底層官吏,那些四處蔓延的人際關系,甚至那些九姓十一家的軼事典故。但是,當他們全部聚攏在嬴祝旗下之後,這些力量就化暗為明,曝露在趙和的刀鋒之下,趙和僅用三年時間,便可以解決掉原本可能花上三十年也解決不掉的問題。

“都道趙和不欲多作屠戮,但他哪裏是不願多作屠戮,他分明是要刨根挖底,斬盡殺絕啊……”陳偍繼續說道:“陛下,此次南征,切不可多作猶豫……臣雖愚陋,卻也大致能猜得到趙和的打算,只要我們能出庾嶺,他必不會窮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