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第2/2頁)

再往後倒是有更多的小鎮區域,只是必須路過已經開打的那些。那就不能夠了,死過的進不了這邊,怎麽路過呢?

也得虧米國人和阿三們打起來時竟還記得約束住不要亂跑,沒把主戰場蔓延到隔壁的小鎮。不然不等他們開第二戰場,這片區域就被第一戰場涵蓋進去了,第二戰場自然也就開不出來。

國戰機制真是復雜,阿三哥也很牛逼。這才剛開始打國戰,他們就能迅速找到漏洞鉆,著實令他佩服。

不過再怎麽折騰,半個月也該打完。實際上國戰最多持續7天,7天倒計時結束的時候,系統根本不管你們打出勝負沒有,它直接按照主腦設定的規則進行判定,判斷哪一方勝利。

勝利機制有很多種,常見的就是占領敵方土地,不過至少得占領小鎮這個級別的主城才算,新手村是不算數的。也就是說入侵方但凡霸占了一個小鎮,那麽入侵方就能算是獲勝了。

這個勝利機制下還有一個隱藏情況,就是被入侵這一邊反過來跑去入侵國占領了地盤。那麽就得看哪家占得更多的,或者都占一個的情況下,哪邊占領的主城等級更高。

倘若同樣都只占領了一個小鎮,這一條的評判機制就作廢,進入下一條。

第二天機制看的是傷亡人數及國戰積分,在沒有領土爭端的情況下,系統會根據兩方死傷情況、存活情況、戰鬥貢獻等進行綜合評判。考慮到兩邊人數不同的情況,最後才去平均分的計算模式,均分更高的那方獲勝。

獲勝方能夠得到很多好處,比如接下來一個月敵國遊戲內稅收要上交10%給勝利國、被占領領土也歸占領者所有,以及勝利國這邊玩家可以得到全體性的buff獎勵。

當然,不管是獲勝方還是失敗方,最後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國戰積分獲得系統獎勵,就和平時參加大型活動差不多。頂多獲勝方拿到的獎勵更好一些,失敗方會次一等。

米國和阿三的戰鬥只能說忽悠勝負,他們開了五個國戰場,最後米國勝了三場,阿三勝了兩場。表面看五局三勝還是米國贏了,但只要一想到米國玩家平均掉了三級,他們國內就頓感窒息。

阿三哥,以一己之力拖慢了米國的六轉進度,叫人欽佩。

此舉毫不意外地獲得了海內外的多方贊譽,尤其是那些和米國不對付的,簡直把孔雀國誇到天上去了。阿三們自然是很高興的,雖然他們這邊同樣被拖慢了六轉進度,但反正他們總體實力本就遠不如米國,那麽也無所謂了,能拉個大國共沉淪多美滋滋啊。

要不是系統及時出台了一個新規定,已經互相開戰過的兩個國家一個月內不能再開第二次戰鬥,阿三恨不得再來一輪。官方那邊也很無奈,他們沒料到會被阿三鉆空子,只能臨時打個補丁,之後大概就看不到這種兩國同時開五場國戰的盛況了,華國這邊還有點遺憾呢。

但是不能和同一個國家開五場,卻可以和別的國家開。華國這邊剛對米國宣戰了,扶桑和棒國頓時也緊跟著對華國宣戰,作為盟友他們還挺稱職的。

這一點大家早有預料,並不驚慌。反正能夠借助傳送跑去米國門口的玩家數量有限,還有大把玩家留守在國內,同時應付扶桑和棒國不算什麽,要知道他們國內的玩家數量是這兩國的好幾倍。

只是葉緒也沒想到,扶桑和棒國的宣戰發出來後,整個國際都熱鬧起來了。就好像這一波操作打開了什麽開關一樣,沒一會兒彈出了十來條國家的宣戰。

當然,他們都不是朝著華國宣戰的,只是對著自己鄰國宣戰。就仿佛現在進入了一個“世界大戰”時期,不開打的話就落伍了,得趕緊趁這一波打起來,趕趕潮流。

其中棒國和扶桑都接到了幾個開戰的申請,棒國這邊自然是被鮮國糾纏,但問題不大。鮮國玩家人數少得可憐,他們國內經濟不太行,好多地方連手機都用得少,移動網絡更是幾乎只在大城市裏才有,玩全息遊戲的自然也就只有大城市裏的那些人了。

是以鮮國雖然努力出擊了,但能幫到盟友華國的實在有限。反倒是扶桑那邊有點焦頭爛額,因為他們很不巧地和俄國接壤了,俄國最想打的本來是米國,結果愣是沒和米國接壤,那就只好先把扶桑打下來。

俄國大汗們想得很好:扶桑隔壁就是好兄弟華國,打下扶桑之後華國肯定樂意讓他們借道去打米國,這樣就不用擔心摸不到米國了。

比起別的路線得至少打兩個國家,顯然還是選擇扶桑這條路最輕松。正好扶桑又和華國開戰了,他們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趁此機會下手,還能省點力氣和兄弟裏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