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紅白玫瑰(第2/3頁)

《車站》這部電影,是以翟秋水晚年回憶錄式的視角,展開敘述的。而其中幾次,對於他來說重要的經歷,都發生在車站的月台前。

好像他的一生,都是站在原地迎來送往。

第一次,他跟隨母親來到路家,心裏忐忑不安。

第二次,他目送滿懷希望,尚且天真爛漫的路雲晚離開故土,遠赴重洋去留學。望著開往港口城市的火車漸行漸遠,留戀難舍。

第三次,他迎接路雲晚回來,原本的欣喜在感受到路雲晚身上翻天覆地的變化後,突生一股物是人非的茫然。

第四次,他再次目送路雲晚離開,久久不語。

翟秋水背對鏡頭,望著遠方,整個人像一支風中殘燭。雖然脊背還挺著,卻已經燃燒殆盡。只余一星半點的灰燼,風一吹,就散了。

喬意濃抽到的,就是翟秋水第四次登上月台那段。

他與林行知對面而立,在工作人員喊:“三、二、一,開始。”後低下頭,迅速入戲。

喬意濃望著林行知垂落在腿側的右手,仿佛他真提了個箱子:“給我吧。”

林行知沒有動。

片刻後,他才像聽懂對方所言般,緩緩擡起右手,把箱子交給喬意濃。

喬意濃沒有在第一時間接過,反倒是握住對方的手,仰起臉來問:“你就沒有什麽要同我說的嗎?”

這一刻的他顯得有些咄咄逼人。

喬意濃深深地望著他,清澈的眼睛裏,流露出些許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這都是他在看完劇本後,根據理解私自加上去的內容。

原文裏,既沒有路雲晚反抓翟秋水手腕的動作,也沒有眼神泄露出蛛絲馬跡的過程。

喬意濃想,雖然鄭林風的劇本描述得很隱晦,從沒讓路雲晚有過什麽明顯且激烈的表示,但這是為體現含蓄的東方審美意境,他本身應該也是喜歡翟秋水的。

或許他自己還來不及厘清那麽復雜的感情,但他本能地想要去獲得翟秋水的認可,才會如此執著於將翟秋水拉到自己的陣營和世界裏來。

這也是為什麽,在翟秋水拒絕他,想要和路家老宅共存亡後,他傷心和憤怒的根由。

而且他還那麽年輕,從鄭林風給路雲晚“性情中人”、“感情誠摯”的評價中,也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善於隱藏情緒的人,他勢必有很多不自覺泄露情感的小細節。

但同樣的,他未必有多能洞察人心。

而能洞察人心的翟秋水,無論是出於報答路夫人的恩情,還是出於不拖累路雲晚的心,都敢愛不敢言。

林行知卻自然而然地跟上了喬意濃的節奏。

聽到對方問話的刹那,翟秋水內心是動搖的。他根本舍不得路雲晚走,他是多麽的愛他,甘願為他奉獻一切。

偏偏要故作大方,拱手退讓。

林行知平靜的目光翻湧起海浪,那海浪想要不顧一切,幹脆就把映入眼簾的那個人吞噬,裹挾著沉入海底。

這樣,這個人就能完完全全的屬於自己了。

他突然反握住喬意濃,猛地一拉,連人帶箱擁入懷中,緊緊地擁抱著。

在路雲晚看不到的地方,他的情緒終於爆發出來,在漆如點星的黑色瞳孔裏瘋狂湧動。

然而,嘴上說的卻是:“一路順風,保重。”語調平靜,聽不出絲毫異樣。

林行知身上強烈的撕裂感,將翟秋水這個人物發揮到了極致。

鄭林風猛地站起身來。

他能明顯感受到,林行知就像和那一刻的翟秋水融為一體,完全把他想要的那種“平靜之下擁有不為人知的瘋癲”感演繹出來了。

更讓他驚訝的是喬意濃。

兩個人雖然除了台詞沒改,其他都是臨場加戲,但林行知可是提前拿到劇本的。

喬意濃在短短幾分鐘內,僅憑選段就能把路雲晚這個人物剖析到這份上,只能說太聰明了。而且擁有出色的聯想能力和直感。

從剛開始對細節的把控,再到聽了林行知說的話後,一把將人推開時,眼底湧現的失望、接下來的自嘲,最後轉身踏上火車時的決然,每段情感轉變既流暢又自然。

更重要的是,無論他做什麽表情,都有種自然美麗的風韻。

這也是路雲晚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質。

鄭林風原本就想要那種,帶有強烈反差的特質。

他多次強調路雲晚外表長得像是一副吃不起苦,喜歡縱情聲色,甚至可被稱作艷麗的金貴模樣,偏偏心思單純剔透,還擁有如何遭受挫折,都無法撲滅的理想火焰。

理想和他骨子裏的倔強結合在一起,為他的美麗更增添了驚人的光芒。

嬌艷精致的容貌,天生矜貴的小少爺氣質,還有眉眼流轉間的風韻,骨子裏的執著。

眼前的喬意濃,完美滿足了他對路雲晚的所有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