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年代文中棒打鴛鴦(05)(第3/6頁)

“那等那時候再看吧!”

老爺子是一步三回頭,頻頻後望。

三人從西堤走回了北堤,很快就到了家裏 。家裏一群猴崽子已經收拾好所有,坐在曬場裏曬太陽,閑扯。

家裏的三位大佬達成了一致。

見到三位回來,一群孩子搬椅子的搬椅子,搬躺椅的搬躺椅。

老太太進屋拿著鞋底慢慢的納著,她沒事就喜歡做鞋,手藝也極好。

一個月以後,老爺子又一個人去了西堤那邊的荒坡。他看到了之前他特意清理過的那片地方全部長出來苗苗,密密麻麻的,郁郁蔥蔥,有些不符合常理。

雖然冬天,鳳凰山也是常年能看到綠樹,可沒有如此郁郁蔥蔥,初冬還出苗子。

匪夷所思。

老爺子走過去,蹲下,扒拉著周圍的土。盯著苗子發呆。

帶著疑惑回家,只是在孩子們不在家裏的時候,當著老伴的面與兒媳說,“前段時間我下工後鋤過的那片荒地,出了苗子。”

“噢,看來已經開始了。爹,那我沒事的時候,也去那片地方鋤草。清理一片幹凈的地方出來。”

嘉敏擡頭問老爺子。

老爺子搖頭,“不用,那地方,那片地方,我讓你侄子他們在四周挖出來一個防火溝。然後一片大火把那些灌木,雜草之類的全燒掉。”

“哪也行。”

臘月,南方小年前,鄉裏的中學早就已經放假。

小南,小蓮放假回家已經幾天的時間。

村裏的社員,徹底進入貓冬時刻。

今天一早,村裏家家戶戶的女人帶著孩子們,去趕集。

嘉敏家裏也一樣,吃過早飯以後,嘉敏帶著家裏的三個孩子去趕集,還特意的挑著籮筐,裏面有調換商品可能用的到的糧食,還有油。

為了過年做準備,昨天已經碾出來一百斤稻谷的大米。

市集離鳳凰生產大隊有段距離,在隔壁村河邊的草坪上。

等嘉敏母子四人到的時候,集市上已經熱鬧非凡,人來人往。

路上一路結伴同行的還有村裏一些婦女。進了集市,大家默契的分散開來,各自逛集市,買也可以,換也可以。這是唯一合法私下出售自家剩余農貨的時候。

小蓮好奇的問,“媽,明天咱家的三頭豬是殺了送收購站還是不殺?”

“不殺,咱家的年豬不是早就殺了,那頭大的,留下了半扇豬做臘貨。還不夠你吃的呀?”刮刮小閨女的鼻子。

小蓮皺皺鼻子,撒嬌的挽住嘉敏的胳膊,嬌滴滴的說,“媽,我想吃新鮮肉,我總覺得新鮮肉好吃。”

輕哼一聲,說,“不能殺,已經與收購站的人約好,人家明天開車來抓豬,想吃等明年。”

其中一頭是上交的豬,一百三十五斤有工分,那頭豬超過的部分也是有額外有工分的。

“噢噢。”

村裏統一的交豬,前後一共三次,明天是最後一次。

嘉敏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集市裏,人擠人,肩挨肩。

叫賣聲不絕於耳。

有賣豆腐的,有賣花生的(極少),有賣土布麻布的,有賣羊肉的,有賣雞蛋與雞的,有賣鴨子與鵝,還有賣土狗的,等等。

嘉敏看到賣雞的,有了興趣,蹲在攤位前問,“同志,你家的雞有五斤多吧?”

夫妻兩中的婦女見到來了主顧,馬上熱情的招呼,“對,我家的雞養了兩年多,每一只都有五六斤。同志,你要幾只?”

“四只都要了。”

“啊,有一只是雞公,也要啊?”

“要,雞公雞母殺了都是肉。我不挑的。”

“誒誒誒,對對對,同志你說的對,殺了都是肉。”中年婦女高興的跟個什麽似的,嘴都合不攏。

雞肥,平均下來一只雞一塊一左右。把綁好的雞遞給老二小南,放進他身後的背簍中。

清南雙眼發光,眼裏已經全是肉肉。

走了一圈,在人群中擠啊擠的,轉到賣羊肉的那地方,照樣蹲下來問價,應該是殺了兩只羊,還沒有賣多少,嘉敏問價以後,一口氣買了一只羊,用刀割成了幾塊,放進大兒子的籮筐中。沒有全付錢,一半用糧食換的,一半給的錢。

“走,我們去買些土布。再買些其他的東西就回去。”

三個小的當然沒有意見。

再轉了幾圈,帶來的東西全換了物資,籮筐與三人的背簍中,都裝滿了物資。也不與其余的熟人打招呼。一家四口往家裏趕。

路上遇到熟人也彼此默契的不打聽買了什麽。

去的時候,有說有笑。回來的時候,都沉默。

第二天,家裏一早的,收購站就來了,車直接從南堤開到北堤這邊的屋門口。

收購站來的人中還有一位熟人,是宋三福的同學:郭正明。

見到老爺子,馬上前來問好,“宋叔,最近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