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年代文中棒打鴛鴦(04)(第4/6頁)

宋大福其實不想自家出那些物件,可他去過有下放人的村落問過,下放的人都是什麽也不帶,大部分都是以前的能人。

他才急急的在自家拼湊,村裏的其余人,家家戶戶都缺墊與蓋的棉被,就是用了十幾二十年的舊棉被,結成了硬團的也不舍得扔,送去棉花匠家裏還能翻彈。

翻彈以後還能繼續用。

棉絮是他從自家與老三家裏硬湊出來的,為此沒少被家裏妻子埋怨,好在在老三家裏有幾床已經不用的舊棉被,一直擱置在箱子中,見他為難,三弟妹二話沒說,就拿出來五床棉被給他。

有兩床還是老三結婚時彈的棉被,上面用紅線有描字,他認識。

弟妹說,是從結婚到現在十九年淘汰下來的所有棉被,一共五床,可給他解決了大事。

交代完畢,宋大福又到後院,指著後院說,做事的鋤頭,還有鐵鍬,做農活的工具都在。還有說菜種子都放在堂屋的桌子上,讓他們休息今天與明天。後天再跟著上工。

至於村裏的牛棚放牛的工作,真不需要他們,那是村裏老人的工作。收拾牛糞暫時也不能交給他們,要讓他們先學習怎麽收拾牛糞,還有牛糞的堆放,才能交給他們做。

宋大福離開以後,去了牛棚交還牛與牛車,然後直奔三弟妹家,現在已經是中午,老爺子也該下工回家吃飯。

他有要事匯報。

等宋大福離開以後,那位認識宋大福的男人拍拍妻子的手說,“我們福氣不錯,居然還能重回故地。見到故人,只是不知道宋大哥是否還健在?”

“在的,宋大哥肯定還在。年齡又不是七老八十的。”他的妻子安撫著他。

“對對對。”那人哈哈的笑了起來。邊上的其余兩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都薅著腦袋上的頭發問,“老領導,到底說的什麽呀?”至於那人的孫子,則是什麽也沒有問,好似成竹在胸,好似什麽都知道。

小少年面帶微笑,望著清水湖的北堤,心裏全是滿滿的安全感還有期許。

中午,下工回到家的嘉敏,洗洗手,撣撣身上的灰塵,直奔廚房,廚房裏已經煮好飯,菜也備好,只需要她炒炒。

老太太住在這兒,可幫了她大忙,雖然白天需要帶著大哥的孫子軒軒,但也幫她做了不少事。家裏的雞,豬,都不需要她擔心。

到了時候老太太就去給它們喂食。

還有幫忙煮飯,備菜。

她進廚房,那小不點也跟在後邊,舔舔紅潤的小嘴問,“三奶奶,我要吃炒蝦米。”

“好,三奶奶給你做。”嘉敏摸摸小軒軒的腦袋,從裏面拿出來蝦米,都是剪過尾的,大人吃,不會剪。可有小孩子,嘉敏都是剪過的

用剁碎的青椒炒蝦米,會做的人,炒出來的蝦米味道極好。

利落的給小家夥蒸了一碗雞蛋羹。

辣椒炒茄子,煮老豆角米,炒了一個絲瓜,一個雞蛋羹,一個青椒炒蝦米,一個拍黃瓜,家裏六個大人一個孩子。

孩子們過幾天才會去學校報道上學,小南小蓮兄妹倆也在家裏。

小南也跟著下地掙工分,小蓮在家裏做事,打豬草煮豬食之類的,幫忙奶奶一起做事帶軒軒。

宋大福氣喘籲籲的跑來,正好遇到嘉敏家裏快吃飯。

跑來就坐在老爺子休息的躺椅邊坐著,坐在身邊,附耳嘀嘀咕咕個沒完。

壓根顧不上與其他人打招呼,包括親娘。

老爺子越聽身體也跟著坐直,等兒子說完,他也附耳在宋大福耳邊嘀嘀咕咕說了半晌。到底說了什麽,家裏沒有人知道。

等兩人說完,嘉敏過來說道,“爹,吃飯。大哥一起吃。”

在屋檐下的另外一邊的竹床上玩耍的小軒軒,嘻嘻哈哈的與小姑姑玩。

小家夥現在一日三餐都在三奶奶家裏,也就回家睡覺,有時候睡覺都是在這邊。

看見爺爺也不上前 。

宋大福哪好意思在嘉敏家裏吃飯,忙推辭,擺擺手,“不了,我回去吃。”

嘉敏望眼天,笑著說,“大哥,你回去估計也沒有吃的,大嫂見你半天不回去,只怕是不會給你留飯菜。”

“不會吧?”宋大福自己都不確定的望天,貌似他從市裏回村還真沒有回去過。

此時肚子也跟著打鼓,咕咕的叫。在大門一側屋檐下的小軒軒都聽到了,用手指刮著自己的臉笑哈哈的說,“嗲嗲的肚子在叫,哈哈!”

小家夥鬧的宋大福哭笑不得,點頭說道,“那也行,謝謝哈弟妹,過幾天我從家裏裝著糙米來。”

嘉敏也沒有接話,一家人進堂屋吃飯。

堂屋裏前後的門開著,穿堂風吹進來,涼嗖嗖的。吹在身上真舒服。

宋大福感嘆,“爹娘,老三家裏,還真涼快啊。”

老爺子不動聲色的淡淡的說,“當然,後有大山前有大湖,肯定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