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年代文中棒打鴛鴦(02)(第3/4頁)

“誒,嬸子吃了早飯沒?”清東笑著問。

“吃了,吃了,你吃了沒有?”

“吃了,清南和小蓮天不亮就出發去學校,我家這一天的早飯都早。”

“對哦,那倒是。”那人也是笑笑。

各家的大門口都放著板凳,曬場上有長條高板凳,放著一盆水,是給下地的人回來洗手的。

還沒有到宋大福家裏,那邊已經聽到動靜。宋爺爺背著手出來張望,走了過來。

宋老爺子瘦高瘦高的,永遠是寸頭,雖然已經六十三歲,可精神抖擻,現在還跟著下地上工。其實到了他的年紀可以不用上工的,也有基本的口糧。

可老爺子不,一定要下地做事。

說自己還沒有老,還能動,不做廢物。

抗.戰.年代老爺子雖然沒有參軍,但在家鄉,他帶著一群漢子也悄悄的.狙.擊過那些落單的鬼,他親手殺死的鬼.子,至少有十幾二十個。

老爺子以前跟著村裏的老獵戶(孤老已經死了),學過打獵也學了一些拳腳功夫。

身體素質不錯,身體硬朗,六十三歲了眼不花耳不聾,牙口還好,天天做農活風吹日曬雨淋,但面相不老,看起來就是五十左右。

老爺子性子也好,三觀正,只是看不得人懶,特別是兒孫們犯懶,別的都挺受孫子孫女們的喜歡。

他踱步走過來,見到清東遠遠的就臉帶笑,“東子,走,回家。”

“誒,嗲嗲(爺爺),我媽早上撈水草下了籠子,運氣不錯,進了幾條魚,讓我給你和我奶還有二伯家送魚。”宋清東雖然沒有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但對老人很親近。

他與弟弟妹妹小時候都是二老帶大的。

“好不容易搞幾條,給我們送啥,怎麽不自己留著,等小南,小蓮回家了再吃?”老爺子說道。

“沒事,我家有給他們留。”到了老宅,還沒有進門,就看到奶奶,清東忙走過去,“奶,我來了。”

宋奶奶也快六十歲了,現在已經不下地了。在家裏幫忙照看重孫子,順帶的做做簡單的家務。

見到住的遠的孫子,老太太笑眯眯的拉著孫子的胳膊,“來了好,進屋,奶給你沖甜酒喝。”

“奶奶,不用了。我不喝甜酒,陪你和嗲嗲坐會兒我還要去二伯家裏送魚。”清東說話的功夫已經走到廚房門口,裏面做飯的人是大伯母與大堂嫂,“大伯娘,我媽讓我送魚來,還有一點面粉,我媽這是給我嗲嗲奶奶的細糧。有空

的時候,早上給我爺奶換個花樣吃,攤點雞蛋餅吃吃。”

大伯娘也還不錯,笑眯眯的接過,當著老人的面說,“行,替我謝謝你媽,等油菜收完,我就給你爺奶攤雞蛋餅吃。放心吧。”不經意的瞄一眼侄子手中的兩條魚,笑的更舒心。

自家的那條比老二家裏的大不少。

裏面的大堂嫂,見到那條魚也樂呵。家裏總算能見點葷腥。在一邊忙說,“我去摘紫蘇葉。”

“急啥,用盆養著,晚上吃。早上來不及。”大伯娘攔下嘴饞的兒媳,沒好氣的白了一眼兒媳。

“哦哦,好吧。”

清東陪了老人家一會兒才走,走的時候老爺子也陪著一起去。

路上,老爺子悄聲的問,“東子,你家還給我和你奶送什麽面粉?自家有吃的嗎?”

“嗲嗲,我家有。放心吧,等小南小蓮他們回來,我們再來看你與奶奶。還有我家昨天又買了三頭小豬仔。我媽說年底自家殺一頭,只賣一半,留一半自家吃。”

宋清東不太相信親媽說的這段話,等到了那時候,也許媽會全賣,一點也不留。

“那好,我等著到時候吃你家的殺豬飯。”老爺子也不信,三兒媳一個人養幾個孩子,家裏過得拮據,他不信兒媳會真的留一半,能留十斤都不錯了。

祖孫倆都不相信,也沒有繼續深談此話題的意思。

老爺子其實心裏是心疼老三一家的孤兒寡母。幾年前老三去世,兒媳一個人撐起家,那時候東子都還在上學,家裏掙工分的就三兒媳一人,那時候家裏剛蓋完新屋,接著不到一年老三去世,家裏孤兒寡母的,他拿出私底下老兩口的積蓄給老三家的送去,可人家死活不要。

硬是一個人送三個孩子讀書,熬了兩年,東子不上學了,在家裏上工掙工分。家裏的日子才寬裕一些。

他打心眼裏是佩服三兒媳的,是個硬氣的,也是個有遠見的。

孩子多讀書,在哪朝哪代都不會有錯。

到了宋二福家裏,剛好宋二福帶著兒子從自留地回家,見到親爹與侄子,熱情的招呼。

清東把魚遞給堂哥,二伯家的堂哥 ,只比他大一歲,堂哥上面還有個親姐姐,已經出嫁到隔壁村。

宋二福家裏就一個兒子,四個孩子,只有老二是兒子,上下的都是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