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6頁)

【潘偉:我去聯系下我班上那幾個同學,他們應該可以。】

【徐倩:那我也問問同學們。】

華鋒語又看了一會兒聊天,感覺他們沒什麽大的問題了,這才關掉了群軟件。

對著熄滅的手機屏幕看了會兒,華鋒語有些感慨,比較起一年前,這些同學更加成熟了。

而《新星報》,也逐漸走上了她所希望的道路,這本就不是只寫給青年學生的作品。

長路漫漫,與君共勉。

地震的余波還未完全過去,奧運會的日子已經逐漸迫近。

奧運會在之前,是全民期待的一次盛大的慶典,是對外展示的一個窗口,通過舉辦奧運會,國家會向外面的人表明,他們已經不是過去那般貧窮積弱的國家了。

他們的人民,也不再是過去那樣渾渾噩噩、窮困潦倒、體弱卑賤的模樣了。

但即使對於這種全國人民的盛事而言,之前仍然有惡意詆毀承辦奧運會的聲音存在,只不過在奧運會這件事上面,那些惡意的聲音卻是站在了大部分民心的對立面,激不起什麽太大的水花。

可是,現在的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地震剛過去不久,就有人開始質疑,在發生了這麽重大的天災後,奧運會還有沒有必要舉辦?

在他們的論點中,西南地震天災剛剛過去,舉國哀慟,在這種哀傷的氛圍中,繼續如期舉辦奧運會這樣的娛樂活動,是不合適的,也是損害逝者和幸存者感情的做法。

所以,這屆奧運會應該停止舉辦,用以哀悼這場天災。

除了刻意打感情牌之外,還有人拋出了現實的問題:這次地震會不會影響到火炬的傳遞呢?如果不會更改奧運火炬的傳遞,那麽能否保證傳遞手的人身安全?

圍繞奧運會到底該不該辦的爭論是除了地震消息外的第二個社會熱點問題,即使國家已經派代表除了表明奧運會不會推遲更不會停辦,爭論依然沒有結束。

自從開始辦報,徐倩就養成了關注時事的習慣,網上關於是否繼續舉辦奧運會的爭論她也看到了,找了更多志願者來一起辦報紙後,她終於空閑了點,於是在群裏問起這件事來。

【徐倩:關於是不是要繼續舉辦奧運會,你們怎麽想?】

現在正是午休時間,大家也都有空翻看手機消息,因此馬上就有人回復了。

【潘偉:我覺得……應該還是要辦比較好。】

【陳茜喬:我覺得,不辦有不辦的道理,但舉辦也有舉辦的道理。國家都說繼續舉辦了,就聽國家的。】

【韓靖興:不是……這好像不是道理不道理的事情,我觀察了一段時間,混在普通群眾之間的,有很不對勁的人啊!他們關注的其實並不是是否舉辦奧運會本身,而是這個問題能挑起的爭吵和矛盾。我覺得,這不正常!】

韓靖興家裏生意做的比較大,他對這個方面很有點敏感,這種感覺很像競爭對手想辦法挑刺潑臟水的感覺。

雖然他還在上學,但韓爸偶爾也會跟他說些生意上的事情,想要從小培養他在商場上的能力,因此韓靖興這回才察覺得出來。

【陳茜喬:……】

【潘偉:……】

【徐倩:……】

【韓靖興:……?】

【徐倩:沒想到你居然能說出這麽有道理的話,看來我以前一直覺得你有點傻乎乎的,是我的錯覺。】

【陳茜喬:附議。】

【韓靖興:???】

【韓靖興:兩位美女別搞了好吧,我說的是認真的,我真有這種感覺。你們看,還有很多造謠的。我給你們發鏈接。】

【韓靖興:你們看嘛,顯然是在用地震的事情來挑起咱們人民和國家的對立嘛,之前剛發生地震沒多久的時候,網絡上的輿論剛剛好轉,現在又急速下降了。】

【陳茜喬:你這麽一說,事情很嚴峻啊……】

群裏的幾個小編輯心裏都是一沉,他們從初中就開始跟人對線,這幾年下來對於網絡上的情況是非常了解的。

正如韓靖興所說,這次地震前,社會上的輿論風氣十分糟糕,崇洋媚外的人已經算是最普通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崇洋媚外。

但除了這些崇洋媚外的人之外,還有另一個群體更加可惡,那就是HG黨。

跟那些只是崇洋媚外的人不一樣,HG黨不僅僅是媚外,還恨國,到處散布祖國不好的謠言;崇洋的人可能只期望著可以移民,可這些HG黨那就是恨不得國家去死。

他們和所謂的公知一起挑動著民族的神經,利用人們的情緒來攻擊這個國家和政府。

這些人就是社會的蛀蟲,可悲的是,因為整個大環境不好,他們在網上還活得風生水起,到處蹦跶,像只毒蛇肆意噴灑著毒汁。

但這次大災之後,幾個人明顯感覺出來,網絡上的輿論環境已經有所改變,不再是HG黨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