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信仰(第2/7頁)

極其敏銳的華鋒語看得清楚,這裏面發文的大部分不是普通網友在吐槽,而是境外勢力在惡意顛覆。

要知道,我黨應該很擅長思想工作才是,但這個年代的思想戰線怎麽會變成這樣?

對於這個問題,一向對任何事都顯得遊刃有余的華鋒語有點為難。

術業有專攻,這種筆杆子的事情她其實並不擅長,雖然中午看起來似乎是她占據了優勢,但華鋒語知道這遠遠不夠。

對於現在這種輿論氛圍,她甚至覺得自己根本無法起到一丁點兒的作用,可是這樣是不行的啊。

華鋒語一直都很清楚,祖國最強的力量就是思想,如果思想滑了坡,其他東西都是空中樓閣。

但——她真的有撼動現在利己主義、反省主義思潮的力量嗎?

面對如此難題,即使是華鋒語這位祖國最忠誠的戰士也感到無力。

看姐姐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李康文乖乖地跟在一邊,不去打擾姐姐想事情。

“你們家小文文在鄉小學讀書,那裏讀的怎麽樣?老師好嗎?讀的出來嗎?”

到家門口的時候,一個女聲從自家菜地傳來,擡頭就看見一個中年婦女在跟她媽說話。

“好像挺好的,文文之前跟我說老師很負責很認真……啊,文文回來了!”王玲看到了兒女的身影,招呼著,“文文來,跟你吳嬸子說說你學校的事!”

那中年婦女轉過身,一張被曬得黝黑的臉露出一個笑來:“文文和小語回來了啊。”

兩人禮貌地打了招呼叫了人,吳嬸子的臉色更慈祥了:“好好,都是乖孩子。文文啊,你來嬸子這邊,跟我說說話。”

李康文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乖巧地走過去回答吳嬸子的話。

“怎麽了?”華鋒語好奇地問。

“不知道啊。”王玲也有些疑惑,今天吳嬸子上門來問李康文學校的事情,還沒說幾句呢兩個孩子就回來了,看著像專程踩點來蹲他們的。

吳嬸子問了幾句似乎很滿意,轉頭跟幾人解釋:“這不,我閨女也大了,想著給她弄學校裏讀書去。”

王玲吃了一驚:“吳姐,你要送春花上學?這可是好事,但你之前不是說不送女娃讀書嗎?”

吳嬸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瞟了華鋒語一眼說:“之前不是覺得女娃讀書沒什麽用嘛……但是我跟我家男人商量了下,覺得閨女讀書還是有必要的。

看看你家小語,又聰明又懂事,還會做那個什麽,發電機,女娃讀書也挺好的,也能讀出名堂來,不能像我和她爹一樣,什麽都不懂!”

“原來是這樣,這很好,女孩兒當然也該讀書!”王玲高興地說,她就覺得女孩男孩都一樣,都是自己的小寶貝!

只可惜,他們這裏很少會有人把女兒送去讀書,即使送到學校,大部分讀了小學就會退學回家。

有的女孩早早嫁了人換回來一些彩禮,有的則是早早出去打工來補貼家用,至於讀書?讀書有什麽用?

有些人就是覺得讀書沒用,連家裏的男孩子都只送到小學或者初中,認識字就行了,然後去沿海城市的廠子裏打工,每個月都能賺幾千塊錢,這不比讀書強?

連男孩都不供,更別說女孩了,重男輕女依舊是現在也無法回避的現實。

而在這種偏遠落後的地方,即使九年義務教育是國策,但也是鞭長莫及,根本管不到。

可現在,這個說不送女兒上學的家庭,居然主動要送女兒上學了,這簡直算得上奇跡。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華鋒語來到了這裏,用她的學識和能力向這些愚昧的山民表明,讀書是有用的。

因為讀了書,她會制作簡易的發電機,她會做好用的驅蚊水,她的說話行事都特別有道理。

正因為她作為女孩兒這麽優秀,才讓附近的山民們覺得,送孩子讀書真的有用!

而華鋒語卻愣了片刻,臉上表情很是古怪復雜,半晌似乎是想通了什麽,驀地笑了起來。

笑容如初春的第一朵花,清晨最清透的一滴露水,正午一縷暖洋洋的日光。

她之前還在擔心自己究竟有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她的努力會不會只是井中撈不起的月亮。

但現在看來,並不會。

她想做一個能稍稍激勵到身邊人的榜樣,現在,她做到了。

【宿主,您在笑什麽呀?】沉寂的系統終於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我想,辦份校報。】華鋒語輕快地回答它,或者說,是在回答自己,【我的世界有很多人寫了很多紅色的文章,我想借他們的文章和詩歌來辦報紙,放在學校的閱覽室裏。】

她的記憶力很好,那些刊登在黨刊黨報上的文章和詩歌她常看,所以記得不少,她在文學上不是很擅長,但那些未來的同志卻是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