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4/7頁)

進入青縣後,宋佩瑜第一感受是熱鬧。

街邊各色店鋪竟然比曾經的衛京都要多。

穿著各色衣裳做各色打扮的百姓雖然沒有赤縣多,但青縣百姓們臉上發自內心的舒展,卻是宋佩瑜極少在赤縣百姓臉上看到的情緒。

重奕與宋佩瑜下馬車,讓金寶等人先去租個整潔幹凈的院子,他們則順著街邊小攤開始往前逛。

來福猶豫了許久,沒跟金寶銀寶一起離開,而是選擇遠遠的跟在重奕和宋佩瑜身後。

他也不是沒有眼力見的人,但太子殿下那麽能買東西,總不能讓宋大人拎著。

這些小攤上大多都是用色彩鮮艷的碎布拼接縫制的布娃娃,或者用碎玉制作的耳墜、已經有明顯劃痕看上去卻還很新的鐵鍋、做工粗糙卻分量很足的黃銅鐲子。

花樣百出,有新有舊。

重奕看到新奇東西就想買,還沒邁腿就面無表情的拿起阿婆攤子上憨頭憨腦的布老虎,詢問的看向阿婆。

阿婆笑眯眯的道,“這是我兒媳婦閑暇無事做出來的小東西,用的都是上好的布料,要不是她總與布莊來往,掌櫃也不會把這麽好的布頭留給她。”

重奕難得有耐心,沒因為阿婆始終說不到重點而直接離開,反而停在原地聽阿婆誇了她懂事細心的兒媳婦好一會。

反倒是阿婆反應過來後不好意思,連聲道,“人老了糊塗,竟然沒完沒了起來,虧得郎君們沒嫌棄老婆子。”

“這個布老虎二百枚銅錢,郎君們拿回去給小郎君玩,料子好不會傷了小郎君嬌嫩的皮膚,也能討個驅邪避病的吉利。”老婆子笑眯眯的看向重奕和宋佩瑜,嘴裏的好話接連不斷。

宋佩瑜知道阿婆誤會他與重奕是兄弟或者姐夫和小舅子,才會一直強調布老虎適合小郎君玩。

雖然不至於讓他尷尬,但宋佩瑜還是覺得有些怪異,就伸手扯了扯重奕的袖子,讓重奕快點付錢。

他向來不怎麽出門,就算為了出來玩特意換了低調的衣服,腰間的荷包裏卻是從鹹陽帶出來的東西,裏面只有金玉寶石。

重奕卻在聽了阿婆的話後,神色越來越認真,還低聲追問了一句,“真的能保體弱的小郎君平安?”

這個布老虎原本是布莊點名想要的東西,最後主顧卻臨時改口,又不要了。

布莊雖然將布老虎退了回來,卻將布老虎的原料錢也退給了阿婆的兒媳婦,還勸阿婆的兒媳婦將布老虎放在布莊寄賣。

阿婆的兒媳婦卻覺得,當初布莊點名要這個布老虎的時候,肯給二百銅板的工錢,如今讓她寄賣卻只肯給五十銅板,分明是在欺負她。

一氣之下,便將布老虎又拿回家。

阿婆已經連續將這個布老虎帶出來半個月,遇到了許多對布老虎心動的人。這些人聽到布老虎要二百枚銅板後卻都臉色大變,立刻走人。

便是沒馬上離開的人,也都用盡理由想讓她便宜些。

若是阿婆自己做的東西,她早就賣了。

畢竟布老虎留在手裏,永遠都變不成銀錢。

但這是兒媳婦的得意之作,還因此和布莊掌櫃生了暗氣,

阿婆便也憋著一口氣,說什麽也要將布老虎以二百枚銅錢的價格賣出去,否則她寧願不賣,給她的小孫孫留著。

見到街口出現兩名氣度非凡的郎君後,阿婆就覺得她的機會到了,立刻將包在層層軟布中的小老虎拿出來,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看上去更有氣勢的郎君不僅表現的對布老虎很感興趣,還一點都沒覺得貴!

阿婆受到了莫大的鼓舞,越發賣力的推銷布老虎。

什麽趨吉辟邪、百病全消這類不用細想,都知道是假話的吉利話張嘴就來,最後還教了重奕一段俚語。

重奕痛快的買下了這個布老虎。

因為他總往外面跑,隨身的荷包裏最上層都是銀豆子,沒等阿婆找秤尋零錢,重奕與宋佩瑜已經走遠了。

用各色布頭縫制的小老虎已經從重奕手中,轉移到宋佩瑜手中。

宋佩瑜邊走路,邊低著頭與憨頭憨腦的傻老虎對視,滿腦子都是方才重奕將小老虎交給他時,滿臉傻氣的對他說,阿婆教得俚語的模樣。

那是父母對孩子念叨的俚語,期望孩子能無病無災的長大,也有讓布老虎做替身,為孩子替病擋災的意思。

重奕對他念是幾個意思?

他才不信重奕會相信這種民間傳聞。

青縣畢竟是在趙國境內,風俗上與鹹陽沒太大的差別,除了小老虎憨頭憨腦還有特殊寓意在能吸引重奕的注意,路邊其他的小東西,都沒法入重奕的眼。

兩人很快便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朝青縣中心整齊的商鋪走去。

鋪子門口的夥計可比路邊攤的攤主眼睛賊多了,不僅認衣服的料子,還認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