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賣師求榮的奸臣(1)(第2/7頁)

靠著這一點,原主順利走上了高位,如今才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二品尚書令。

雖然是個文職,但也是手握實權,因為大部分情況下,他說的話皇帝都會聽。

與朝堂上的春風得意相比,原主的宅院生活就不太好了。

雖然當初是賣師求榮了,但原主也不是真的一點臉都不要的,更何況他賣了師父要的是仕途,他和皇帝都清楚,那些書信往來根本就是莫須有的,只不過因為他是師父身邊最親近的人,所以讓他來揭開能堵住一部分人的嘴罷了。

如果原主在賣師求榮之後對師妹師娘翻臉無情,那所有人都會知道,他就是這樣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那麽當初他拿出來的那些信件真假自然也就會被人懷疑了。

只有他對著師妹師娘十分好,擺出一副“我不是為了榮華富貴才害死師父,而是師父他真的做了謀反的事,我只是忠君愛國這才大義滅親,師妹師娘我會好好照顧你們”的樣子來,才能讓人抓不住把柄。

於是哪怕原主再怎麽想要把礙事的兩人遠遠送走,也還是不得不擺出做小伏低的模樣來,小心伺候照料。

甚至為了維持深情人設,連個妾都不敢納。

自然的,深知自己丈夫父親為人的師娘師妹肯定不會原諒他的。

在原本的人生裏,原主幾乎把奸臣能做的事都做了,排除異己,禍害忠良,為禍一方百姓,幫著皇帝做他想做但又會被罵的事。

一系列騷操作下來,這對君臣成功把國家給作死了。

在國家破滅逃亡的時候,原主想起了後院的妻子,他忍受了對方這麽久,現在都不用偽裝了,還用裝什麽,他親手提刀進了後院,殺了妻子。

妻子身邊的陪嫁見證了這一幕,連夜逃走,卻被原主發現,原主發現她逃走的方向不是城外而是城內,心裏起了疑心,追蹤在對方身後,卻得知了一個秘密。

當初兩人的孩子並不是死胎,而是妻子在得知了他誣陷大儒後,害怕連對著如師如父的父親都能出手的原主,會連親生女都不放過。

尤其是,流著她一半血脈的親生女。

絕對不能讓這個孩子跟在那樣的父親身邊,這是妻子生下孩子後的第一個想法。

當時恰巧與妻子是手帕交的閨中密友也是要往京城去,動了胎氣來借女醫,女醫回來後,遺憾的告知她,那位生下了個死胎。

妻子立刻想到了狸貓換太子的法子,她打發了親信,那位手帕交本就與她交好,也知曉她如今的困境,咬牙答應了她。

於是,兩個孩子互換,死胎被好好埋葬,兩人的親生子卻是被手帕交帶去撫養。

妻子的陪嫁之所以往城內跑,就是聽說了叛軍圍住了那家府邸,想要去救出她們。

她別無他法,被原主逼問,就想到了讓原主來救。

好歹,好歹是親生女兒啊。

可惜,她低估了原主的狠心程度。

在知道只是這樣一個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秘密後,原主對於正在不停哭求自己的陪嫁十分不屑。

如果是兒子,也許他還會看在自己的血脈上救一救。

但女兒?

等到他逃出去,生多少個都行。

在說出這樣的話之後,他就被憤怒的陪嫁殺了。

原主一身武藝,卻死在一個陪嫁手下。

倒不是對方武藝多高深,只是他從沒想過,這樣一個卑賤的哭求自己的下人會有膽子殺了他。

這就是原主的結局,可以說是把一整個國家玩完了,毀掉了無數人的家庭後,再被痛痛快快的一刀斃命。

現在的時間線,是原主正在進行著奸臣該做的事:陷害忠良。

葛州大旱,當地知府上書朝廷求援,朝廷遲遲沒有動靜,百姓們沒得吃喝,成了流民,一大批人靠著步行走到了京城。

還有兩個月就要聖壽,皇帝期盼這個日子已經期盼了很久,本來正高高興興準備過生日,突然京城裏就湧入了這麽多的流民,頓時龍顏大怒。

關鍵吧,他生氣也不好生氣。

因為葛州知府給他遞了折子,說了希望朝廷能夠給予救援,只不過皇帝當時正在打算給自己建立行宮,國庫空虛沒那麽多錢,本來建立行宮就足夠吃力了,要是給予支援,那他的行宮絕對沒戲。

只不過是大旱而已,熬一熬不就過去了,等到下雨了不就好了,連這麽一點事都要向朝廷求救的話,那還要知府做什麽。

皇帝心底十分嫌棄了一番知府後,就把折子放在一邊,當做沒看到了。

結果現在事情搞成這樣,這麽多百姓跑到京城裏來,他就算是生氣,他總不能去說“對,是啊,是我的錯,我不該不管你們”。

本朝皇帝的確是個昏君,但他是昏君就不代表他不知道明君是什麽樣的。

幹著昏君的事,卻十分想要做明君的皇帝,可不就是因為這個,才會一直不停的幹了昏庸的事後又推到別人頭上,然後假裝自己很無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