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賣師求榮的奸臣(1)

紀長澤看了一圈, 發現這明顯是正在上朝,除了有正指著他鼻子罵的大臣,還有一堆圍觀的, 以及, 一個暴怒的皇帝。

“放肆!!!”

皇帝的確是很生氣, 這也很正常, 哪個皇帝被人說昏君會不生氣的。

他一把將桌子上的硯台甩到了地上, 氣的面色鐵青:“朕聽誰信誰, 還輪不著你來置喙!!”

皇帝都生氣了,臣子哪裏能不跪。

於是嘩啦啦,底下的臣子們跪了一排。

紀長澤從善如流的跪下, 一邊抓緊時間看記憶,一邊觀察著周圍人的臉色。

幾乎一半的臣子在發現他看過來的時候都會給他一個憤憤的視線,而剩下的一半則是懼怕的低下頭不與他對視。

看來原主應該是挺記仇的。

紀長澤看了記憶, 發現原主不光記仇, 還不知道記恩。

原主, 一個貧窮小山村裏出生的讀書人。

家裏就他一個獨子,所以父母將他視為全部,父親幾乎是拼了命的掙錢供他念書,最後積勞成疾過世,全靠著母親紡織來供他念書。

本來,母親的供養也撐不住太長時間, 但原主在參加詩會的時候因為貧窮被同窗嘲笑時, 讓一位大儒撞了個正著。

大儒年少時也是因為貧窮險些沒能繼續進學,見了原主就有了惻隱之心,再一考察,發現原主十分聰慧, 就更加惜才了。

他將原主收為徒弟,帶到了自己府上,教他念書,帶他學武,每個月還給他發月銀,簡直當成了親生兒子一樣培養。

有了這樣一個大儒師父,原主的困境自然解決,家裏的老母親不需要再辛苦的沒日沒夜紡織,自己也不用操心錢財。

原主就這麽順順利利的在大儒的培養下茁壯成長著,大儒夫婦對他視若親生,還將獨生女許配給了他。

人生贏家就是這樣了。

原主對外是個儒雅的讀書人,雖然官位不高,但因為背後有大儒,官場上的同僚對他也十分友好,對內,他是妻子貼心溫柔的丈夫,又是十分尊敬大儒的好弟子。

如果就這樣過一生的話也不錯,可惜,後來發生了變故。

大儒有個同胞妹妹,在宮中是貴妃,貴妃所出之子也一向很受贊譽,雖然年紀不大,卻十分有勇有謀,敵國來侵略,皇帝派貴妃之子去平息紛亂。

最後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敵國是被打敗了,貴妃之子卻不是以英雄的身份回來,而是被押送入京。

這個最被人看好的皇子,謀反了。

所有人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

於情於理,這位皇子都沒道理謀反。

他出身好,自身也足夠優秀,宮中沒有皇子能與他比擬,而他年紀也小,那皇位,明眼人看了就知道以後絕對會是他的啊。

他沒必要這樣做。

這事一出,許多老臣求皇帝嚴查徹查。

就連這位皇子的競爭對手,同父異母的其他皇子們,都不相信他會謀反。

可皇帝卻堅信著這一點。

並且,還得出了皇子的舅舅,也就是大儒也在協同皇子謀反。

大儒被下獄。

這下炸了鍋了。

也許皇子對於民間百姓來說只是一個名詞,但大儒,他在許多讀書人心目中可是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

他們相信那樣的大儒不可能會幹這種事。

就在四處都為大儒求情,為皇子求情,希望皇帝都能夠徹查的時候,大儒被帶到了朝堂上,他也是個烈性的,在朝堂上,被皇帝指責是亂臣賊子的時候,一頭撞死在了柱子上。

他死後,原主帶著【大儒與皇帝的謀反通信】,【大義滅親】了。

大儒的唯一嫡傳弟子獨生女的丈夫情同父子的存在站出來確定了大儒的罪狀。

不管有多少人不相信,至少從輿論上來說,當原主站出來後,已經死去大儒的罪就這麽定死了。

他快要臨產的妻子焦急之下從老家往這邊趕的時候聽聞了丈夫誣陷父親的噩耗,孩子早產出世,因為是早產,所以直接是個死胎,就地掩埋後趕回來時,一切都是定局了。

大儒死,皇子被圈禁,皇帝很“仁慈”的表示,罪不及家人,既然大儒已經以死謝罪了,那麽大儒的家人他就不計較了,於是,在“仁慈”的皇帝照拂下,大儒家沒有被抄家,妻女也沒有被連累。

自然,無論是紀長澤還是原主都明白,放過那對母女根本不是什麽仁慈,只是在大儒死後,為了平息那些讀書人的怨氣和憤怒,做出的自以為是善良的決定。

他知道自己錯了,但皇帝是不會承認自己有錯的,所以他身邊就需要原主這麽一個時時刻刻提醒大家他沒錯的人。

原主一步步平步青雲,走在了權勢的高峰,想要討好昏庸的皇帝對他來說很簡單,只要時不時罵一罵自己那死去的師父,踩一踩師父的狼子野心,皇帝自然會龍心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