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指望對手是個傻子(第2/3頁)

只要申城方表現的足夠誠意,咱們就別走了。

運輸成本高就高吧,老板對賺錢並沒有那麽的看重。

劉夏很敬服陳小蠻,既然主管喵車的副總裁都這麽說,他自然也會言聽計從。

至於三十萬輛喵車投入到網約車領域,會造成多大的沖擊,這個根本就不管他什麽事。

弟弟出行都懵了。

他們掰著手頭計算了好幾遍,不管怎麽算,光是這些車輛的投入,貓廠都砸了七百五十億。

一輛二十五萬,一共三十萬輛。

可不正是七百五十億嗎?

網約車一戰期間,弟弟燒了14億,快的燒了10億,把市面上的打車公司燒死了40多家。

網約車二戰期間,弟弟家優步加一起更是燒了兩百億。

弟弟不僅合並了優步,還把其他的打車公司全部燒了個一幹二凈,徹底清空了市場。

為了應對喵車、團美、高得三家,弟弟出行準備了80億的巨款。

可以毫不含糊的說,論燒錢哪家強,弟弟都是當仁不讓,當它已經完成了市場的占有後,想要撼動它的地位,你沒有200億都別想燒光他這80億。

誰也沒想到貓廠直接就丟出來三十萬輛網約車。

整個申城,網約車都沒有三十萬。

這裏頭大部分的車子,其實都是車主自己的,和滴滴都僅只屬於一種合作關系。

這種合作方式一直存在問題。

之前粗放式的發展,這些問題並不突出,但是隨著這個市場逐漸成熟,有些舊疾正越來越嚴重地凸顯出來。

從滴滴的數據報告來看,摔車門、乘客行李剮蹭車身、車內衛生成為司機不滿的集中爆發點。車輛磨損、長期駕車帶來的腰酸頸椎病也成為司機的職業憂慮。

司機和車輛狀態的參差不齊,讓乘客每次叫車和坐車成為“開盲盒”行為;在擁擠的地方用車牌尾號去找車去識別,堪比大海撈針,何況有的乘客並不懂得區分品牌和車型;取放行李、老年人及行動不便者的關懷甚少。這無疑是共享出行想要長足發展必須解決的用戶體驗問題。

更不要提復雜的司乘環境給監管部門帶來的難題,單純的一刀切不符合城市出行發展需要,但對司乘安全和城市交通系統秩序的硬性需求,迫使滴滴必須要拿出可靠的解決方案來。

所以,要不要造車就成了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弟弟一直否認要造車。

這玩意太費錢了。

沒有幾百億你根本造不出來什麽好車,尤其是要滿足網約車的營運需要。

還有技術方面的問題。

技術是錢能解決的嗎,是的,能,但這個屬於治標不治本,技術終歸都要用時間來追趕。

所以,弟弟始終下不了這個決心。

沒想到,貓廠這個剛剛踏進這個領域的細嫩,張口就來,一下子就拋出了三十萬輛車。

吹牛?

貓廠到底是不是吹牛?

弟弟出行的高管們開了一下午的會,討論的基本上都是這個問題。

會不會是又一個賈嫑庭。

這個還真有點像。

一樣的搞娛樂,一樣的搞互聯網,一樣搞地產,一樣搞電視,一樣的搞汽車、電商、雲計算……

霧草,真的好像啊。

所以貓廠會不會是一個大騙局。

甚至連什麽光刻機也不是他們造出來的,而是從國外買回來的淘汰貨。

這並不是不可能。

華夏這些年追求發展,鄭策放的很寬,在這樣的大潮中,出現了很多坑蒙拐騙的東西。

甚至有人說,這些富豪們,都沒幾個是幹幹凈凈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夠了!”老板盛維氣沖沖的拍了一下桌子:“難道咱們戰勝對手的唯一手段就是指望對手是個傻子嗎?”

底下的人頓時噤若寒蟬。

再也沒人敢說貓廠是騙子了。

貓廠是不是騙子,這種問題其實根本不值得討論。

但是底下的人也很頭疼。

這讓我們怎麽討論,我們能商量出來個什麽玩意啊。

“頭,不是我們指望對手是傻子,我們只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花七百五十億購車實現硬件自主,難道他們就不需要有其他投入嗎,要不要燒錢,燒多少?”

“如果不燒錢的話,他們有車子又如何,消費者只認便宜,又不會為了坐他們的車選擇他們。”

“如果燒的話,沒有一兩百億根本不夠,那他們得準備多少資金,一千億?”

盛維稍微冷靜了一下,稍微認同了一下這個說法:“確實,咱們就按照八百億算,貓廠也燒不起。”

“他們不是有無息貸款嗎?”

也不知道是誰嘀咕了一句,盛維又開始頭疼了。

信息不對等啊。

弟弟出行極少會搜集關於貓廠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