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修路(捉蟲完畢)(第6/7頁)

“那赤腳大夫,咱們鎮裏的,你記得吧?去年要不是他,鎮上的老李不得直接嗝屁?哎喲,那大夫可是神仙手段,也是皇太女殿下派來的。”

更別說如今在鈴州城裏開的萬民醫館了。

“如今,還教庶民認字了。”,鄉紳只這一件事情想不通,道:“我真是想不通,教他們認字做什麽?難道認了字,就不要做農活了?就能出人投地了?”

旁邊的人就笑:“皇太女殿下的心思,哪裏是我等凡人能理解的?咱們只管享受著就行。”

也是,不關他們的事情。

兩人便又去書鋪裏面選好書去了——京都剛運了一批好書來,他們想去看看。

其中,兩人還要去買一份報紙。那報紙不同於其他的報紙,而是一種【連載小說】形式的,雖然連載兩個字是新出,但是細細品其意思,也覺得這兩個字用的極好。

那連載小說報紙上的故事,寫的極為精妙,其中,鄉紳十分喜歡紅樓夢,對裏面的賈寶玉是恨鐵不成鋼,他的好友卻覺得寶玉是至純至善,乃是世間少有。

自然了,還有個別好友,竟然喜歡【霸道王女愛上我】這種特殊口味的,就是買報紙時,也要避著點人,找不認識的人去買了私下看。

鄉紳們有自己的悠閑日子,窮人們則是努力攢銀子。

“誰也不知道這鹽還讓采到什麽時候,能賺到銀子的時候,就賺吧,賺不到了,用攢到的錢,建座小宅子,有宅子在,這日子,就有盼頭。”

之前,哪裏能有盼頭呢?

而且,管事的說了,之前雲州像他們一般窮,可是現在看看,從雲州回來的人,過的是什麽日子?他們一日三餐,家裏的桌子上都有肉。

肉,是最能吸引人的。於是便有了盼頭,一天一天的日夜不停,就想多做一點,多賺點銀子,可是管事的不準。

“有銀子賺,但是也要有命在,殿下可是有發了令法下來的,一天不能超過六個時辰。”

既然不能加班,那就只能想點其他的辦法賺銀子。因為采鹽的推行,這附近來了很多外來的人,吃飯住宿,就算是吃住在鹽廠,但是總要出來逛街吧?

住的好,吃的好,就有閑心想其他的,甚至有鈴州城當地的人將女兒嫁給這些外來人,希望他們可以留在當地。

鈴州城裏,一片熱火朝天的架勢,就跟去年的雲州一樣。

但有些地方,卻是顧及不到的,比如鈴州大山裏的鄉村。

窮,實在是太窮了,這裏彎彎繞繞的路,進山就好像進地獄,要過九九八十一道彎才行。一般人不會來這裏,這裏的人,也不外出。

有些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山。

從京都來的工部小吏,看著鈴州這些山的地勢,在心裏描繪後,跟盛風延道:“可以把路修進去。”

修路,一定要修路。

因為沒有路,這裏才窮,因為出山太難,這裏的人才不想出來,但是,裏面的山,可以開荒,裏面山上的藥材等,可以利用。

鈴州有鹽,就代表有錢,到時候,鈴州還要像雲州一樣,創辦一些廠子,比如藥材加工廠。

盛風延大筆一揮,“那就修!”

於是,清晨,鈴州一些被選中的山中小村也不再是寧靜。伴隨著一陣大喊吆喝聲,開啟了修路的第一步。

……

相比於鈴州,大家對於開采鹽的熱情和熟悉,剛開始引回青州的種植技術,就讓人戰戰兢兢。

就是越子詹,也有點拿不準。他如今練完兵就跟這些京都來的農科生一起搞種植。

“你們這地方,常年光照時間長,無霜期也長,還有足夠的熱量和生長期的降水,且這裏的土質也好,我們做過試驗了,很可能適合大規模種植棉花。”

棉花這種好東西,本是在晉國生的好,其他的國家也想引進,但是活的幾率不大,所以,禹國的好棉,都是從晉朝購買的。

“皇太女殿下早在去年四月,就讓人去晉國那邊移植棉花了。”

那人說完,還感慨道:“咱們守著鈴州這塊種棉花的寶地,卻多年窮困,著實是可惜了。”

盛風延就一邊歡喜一邊罵自己,“這些年,精力都在練兵上,也沒想過將棉花啊蘑菇啊什麽的移來種種,啊呀呀,真是太好了!”

他們的心都在政治上,都沒有想過什麽發展民生——說實話,估計也就他們禹國現在想著發展什麽經濟文化,這些新鮮詞,放在以前,誰想?反正據他所知,秦國和楚國等國家是沒有想過的。

盛風延吃了一味甜頭,就覺得六國都是寶,一心想著要去其他的國家找寶藏,恨不得親身上陣,將他們的好東西都移回鈴州來。

……

就在盛風延想著其他國家好東西的時候,魯國一只車隊,由魯國的京都出發,一路往西,到達了徐州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