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修路(捉蟲完畢)(第5/7頁)

如今能住院的人,可不是普通的,唐阿爺已經明白很多醫館的東西了,他嘖了一聲,“你倒是有能力,也有……銀子。”

這裏的住院銀子,是一般人能花的起嗎?不富裕,倒是講究起來。

老王爺知道唐阿爺的脾氣,道:“我這不是病了嗎?兒子讓我好好養著,這不,還每天讓孫女來陪著我。”

聊到孩子,就有有的說了,老王問,“怎麽,你家的小胖怎麽還不去小學上課?”

只要是京都人,上學都有便利的。但是唐阿爺不願意。

“我能教他了。等他大一點,再送。”

然後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看了一眼王倩倩,從鼻孔裏出氣,“老王啊,一個姑娘,送她讀什麽書?女子無才便是德。”

老王就整張臉拉下來,罵道:“放你的狗屁,走走走,話不投機半句多,你個缺德摳門鬼。”

他轉身就拖著孫女走人,小姑娘也覺得唐阿爺說話不好聽,不過她是晚輩,不能說長輩的壞話,只能委屈的轉頭,獨留小胖砸一個人淚灑現場——倩倩多好啊,他好久都沒見到倩倩了。

他也想去讀書。

唐阿爺就呸了一句,“不準讀。”

字他都能教,等學完字再去先生家裏讀私塾不好嗎?

……

“不行!就是不行!我就要送他去小學裏面讀書。”,唐阿爺的兒媳婦氣的兩眼通紅,“憑什麽不讓孩子去讀書?啊?爹,大家都有書讀,我們家又不是沒銀子,為什麽不送他去?”

她實在是受夠了,之前家裏人人都要節約,但是唐阿爺對兒子和孫子,還算大方,誰知最近大家一起生病,不是這個去醫館就是那個去醫館,於是家裏的存銀少了一大筆,如今,唐阿爺倒是連孫子的束脩銀子也摳門起來。

她道:“這個銀子,我自己回娘家借,也要送孩子去讀書——您沒瞧著嗎?如今單純的識字先生已經不行了,孩子們要學算術,要學什麽物理——爹,您要耽誤孩子的一生嗎?”

忤逆!不孝!兒媳婦竟然敢如此跟他說話,唐阿爺氣的很,“我讓我兒休了你!”

休就休!

唐阿爺的兒媳婦早就受夠了這個家裏的摳門,她娘家本也不窮,嫁了夫家也富貴,但是每天過的日子卻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同是鄰居,隔壁的老王兒媳就過的跟她是天差地別的日子。聽聞她最近還用嫁妝銀子開了一個絲綢鋪子,專門從徐州拿貨,跟秦家交上了生意。

再看她,一事無成,還要被這般壓迫,她狠了很心,道:“爹,您這句話說出口,就像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您趕快叫你兒子回來,不過,不是休妻,是和離!”

但是和離不是簡單的。她回去後,雖然父母兄長嫂子們對唐家多有指責,但是對和離這事情,則是不贊同的。

“你們和離,阿治怎麽辦?那後娘是好的?你啊,就算是不為自己想,也要為孩子想一想。”,她的母親如此勸她,“你是和唐家兒子過一輩子,又不是跟他的老子過一輩子,何必要計較這些呢?”

她女兒卻不同意,“可是這麽多年了,夫君他哪裏給我說過一句話,就是婆婆,他也是像看不見似的,上回餓的要死了,才著急。阿娘,我實在是過不下去了,你讓我和離吧,大不了,我就不回家住,我自己買個小宅子——”

她娘就道:“那阿治呢?阿治怎麽辦?你忍心他一個人留在唐家嗎?”

如今的律法,沒有說和離能將孩子給女人的,唐阿爺的兒媳婦便哭的死去活來,道:“阿娘,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還是她家嫂子道:“這是一輩子的事情,依我看,不如析產分居,就看你將來還想不想再嫁了。”

析產分居,就是兩個人分開,但是不和離,各要各的銀子,各住各的院子,孩子一起養,她還占著妻子的位置,孩子也占著嫡長子的名分。

她就道:“不嫁,男人都一樣,我嫁什麽,析產分居吧,嫂嫂,我自己開個鋪子,也能養活自己和阿治,你幫幫我,我念你的好。”

她娘家嫂子嗐了一聲,“你也是我看著長大的,我早就看不下去你那夫家人了。”,還敬佩的道:“並不是”

……

鈴州。

鈴州的人都往阿寒族居住的鹽城去。

那裏在大規模的由朝廷組織采鹽。這些鹽,以前是不能吃的,但是現在卻能吃了。

這都是因為皇太女殿下的恩德。

“咱們鈴州以前多窮啊,光守著這鹽,還不成吃。”,一個鄉紳道:“後來盛將軍去了一趟京都,求來了皇太女殿下的食鹽方子,又接來了皇太女殿下身邊的能人,這才有了如今的鈴州,有了我們的好日子過。”

這種話,四處都是有說的,大家都很認同,因為這不是皇太女殿下第一次給百姓們謀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