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弘德帝原本以為自己將要和匈奴開互市的提議說出口時,便會受到底下大臣們激烈的反對,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話說出口,大臣們反倒沉默了。

尤其是那個這段時間蹦的最高的禦史台大夫,握著袖子在那兒許久,就是不抽出袖子口袋裏的折子來。

難不成這些大臣的良心發作,不打算跟朕對著幹了?然而下一秒激烈的反對聲,讓弘德帝明白這些大臣之前怕不是在組織語言。

“聖上!蠻夷粗鄙,怎可與之俱黑啊!如此行事至祖宗禮法於何地!臣懇請聖上收回成命。”在一陣激烈的反對聲中禮部尚書終於作為代表出來,總結性的說明了現在朝臣們的意見。

弘德帝十分明了的點了點頭,然後表示你們的意見並不重要,畢竟朕已經給匈奴王寄了文書,邊關的互市也已建好,就等著半月後的秋季。

朝臣們一片嘩然。

“聖上!您這是置祖宗禮法於不顧啊!”禮部尚書首先不敢置信的說道。

而朝臣們也紛紛附和,戶部尚書拱手說道:“聖上,那些蠻夷若是進到邊關城騷擾邊關城百姓可如何是好啊,臣懇請聖上收回成命!”

禦史們更是做出了一副要撞柱而亡的姿態。

望著下方鬧成一團的場景,弘德帝不得不說道:“諸位愛卿,聽朕一言,諸位愛卿擔憂朕也有考慮,所以這一次互市的防衛設施是讓邊關大元帥親自派人組織的,匈奴那來人只會被限制在一小塊的地方,並不會威脅到邊關百姓的安危。”

禦史台大夫捏著袖中的折子終於明白為何安王會和匈奴交易羊毛了,這段時間聖上手中的鋪子裏那大量出售的毛線毛衣恐怕和匈奴脫不開關系,雖然這給大乾帶來了許多稅收,但......

禦史台大夫站出來神情嚴肅地說道:“啟稟聖上,匈奴蠻夷心狠手辣且生活在蠻夷之地,物資匱乏,這般開互市怕不是引狼入室啊!”

弘德帝被下方的朝臣鬧的疲憊般擺了擺手,隨口說道:“那不如禦史台大夫親自去看互市看一看如何?看看朕到底是否有引狼入室?”

略帶嘲諷的話語一出來,整個朝堂就寂靜了起來,畢竟不是任何人都跟安王一般喜歡邊關,甚至看現在這樣子要紮根邊關似的,邊關,在這些大臣眼中依舊是那個苦寒之地,去一趟回來都要去了半條命那種。

原本那般激烈的反對,不過是皇帝連通知都不通知他們這些肱骨之臣就能將事情辦成而被激發出的惶恐罷了。

弘德帝看著下方那些閉嘴的大臣心力憔悴的正要宣布退朝,就聽見原本安靜的禦史台大夫突然拱手彎腰。

“臣領旨!”

望著弘德帝不敢置信的表情,禦史台大夫面上是極為堅定的神情。

弘德帝是真沒想到禦史台大夫這個老古板,竟然真有如此決心到苦寒的邊關走上這麽一遭。

要知道邊關可不是什麽風景宜人的江南,不然當初安王要求去邊關時,弘德帝也不會,硬是把人扣了幾個月,直到王府和一系列設施都建好後,才依依不舍的將人送走。

弘德帝不禁出聲問道:“愛卿確定?邊關可不是什麽好地方,苦寒之地這種苦愛卿可受得了?”

禦史台大夫雖沉默不語,但有時沉默已經說明了一切。

弘德帝看著禦史台大夫面上的神情,嘆了口氣,以前只知道禦史台大夫脾氣犟,但沒有想到竟然能犟到這樣的程度。

“那便去吧,朕會讓羽林衛護送愛卿到邊關交給蕭元帥,不過,”說道這弘德帝的語氣變得極為嚴厲,“朕要你在回來後一字一句如實告知其他愛卿邊關之事!。”

禦史台大夫行了個大禮,將頭深深地叩到地上說道:“臣領旨!”

-------------------------------------

隨著秋季的到來,邊關互市也終於開放。

匈奴王帶著一隊騎兵在城外便被卸下了身上的武器,這一次左賢王並沒有到來,他留在匈奴王庭中以防有突發情況。

匈奴王本想帶武器進城,但是卻被這些在戰場上交過幾次鋒的將士們攔住,匈奴王握著手中的彎刀不屑地撇了撇嘴角,便要出刀,然而卻被這些將士們身後走出來的人強行制止。

匈奴王最後是被出來逛街的大元帥親手卸下身上所有武器才得以進城。

他不是不想直接掉頭就走,但身後這些騎兵都是部落首領派來的好手,就是為了今天這次交易探聽價格,一旦掉頭就走,自己因為進不了中原人的城,只灰溜溜逃走的場面,能讓那些部落首領笑個三年。

匈奴王心不甘情不願的走路進城,但隨即城門打開後,城裏面的場景令他目不暇接。

整個街道上全是擺好的小攤子,而上面有賣吃的賣布匹,甚至他還看到了一個手巧的婦人正在用毛線勾勒出了一只十分可愛的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