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1章 你對我是不是有什麽誤解(第3/3頁)

想著想著,唐英不知不覺間,就這麽靠在床頭上睡了過去。

他實在太累了。

第二天一早,唐英就醒了下來,他一看窗外的天色,早已經是天光大亮了。

“哎喲!”

他吃了一驚,連忙就要下床,兩只腳剛一踩到地上,一陣陣酸麻脹痛之感就傳了過來。

“老爺,您怎麽了?”

一直守在外面的侍從聽到唐英的喊聲,連忙闖了進來,一臉慌張。

唐英朝他擺了擺手,苦笑道:“沒事,就是渾身上下酸痛難當。”

“老爺從沒有做過這些事,昨日陡然做了那麽多,今日自然是渾身難受。”

侍從一聽,頓時放下了心,他是從京城跟著唐英來到這裏上任的,要是唐英有事,他的下場也好不了,他想了想,又勸道,

“老爺,您是督陶官,只需命禦窯廠的工頭們按時按需燒制進貢的瓷器即可,何須親自上陣勞作?”

“此事勿要再提!”

唐英一擺手,頓了頓,說道,“走吧,扶我去禦窯廠。”

侍從無奈,只得上前扶起唐英,慢慢地往禦窯廠的方向而去。

在之後的日子裏,唐英仿佛忘了自己是督陶官,而是一名真正的窯工,開始按部就班地學習起陶瓷工藝來。

他向拉坯師傅學習如何拉坯,向畫師學習在瓷上畫花鳥蟲魚,在瓷上為青山著色,為綠水描魂。

他畫蓮花牡丹纏枝圖案,畫潮水祥雲紋,因為在宮中時就曾畫過瓷器樣本,在景市更是爐火純青。

他還向吹釉師傅學習如何吹釉,向把樁師傅學習控制火候……

“杜門謝交遊,聚精會神,苦心竭力,與工匠同食息者三年”。

唐英足足閉門謝客三年,和工匠同吃同住,也挽起袖口褲腿,淘泥、揉泥、拉坯、捧坯,所以他很快就由一個外行變成一個內行。

唐英在景市督陶的前八年,是雍正在位時期。

這一時期,景市官窯在唐英的主持下,創新成功了窯變釉,從而使得原來色調單一的單色釉變得流光溢彩,絢麗斑斕。

唐英督陶真正的輝煌,是在乾隆朝初期的20年間。

乾隆皇帝,大家是耳熟能詳了,他這個人,愛好極其廣泛,不僅喜歡下江南,喜歡書畫,熱衷作詩,而且還很喜歡陶瓷。

他曾經直接幹預宮內制瓷事務,不僅對宮內瓷器的用途、形狀、紋樣等屢屢過問,而且還親自審定畫樣。

唐英經常竭盡全力,但依舊無法滿足乾隆皇帝的要求,而且還經常被他訓斥。

比如乾隆一十三年(1748年),《記事档》有這麽一档:

“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監胡世傑傳旨與怡親王,德保:此次唐英呈進瓷器仍系舊樣,為何不照所發新樣燒造進呈?將這次呈進瓷器錢糧不準報銷,著伊賠補。”

這樣的斥責與處罰,讓唐英苦不堪言。

這一天,唐英剛剛來到禦窯廠,準備找幾位工頭研究一下釉彩創新事宜,就接到了京城來的急件——

乾隆皇帝又派人加急送來了瓷器的新畫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