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8章 不能老是加班

江易鴻在震驚向南僅僅看了幾個教學視頻,就敢對清朝乾隆年款的青花雲龍紋瓶真器上手修復——

這小子,有點虎啊!

也就是劉其正此刻不在現場,否則的話,他要知道江易鴻的想法,肯定會大肆嘲笑一番:

你說什麽?

真器?一個破罐子而已,說得有多值錢似的!

當初在京城故宮博物院的時候,國寶《千裏江山圖》,向南那也是說修就修!

《千裏江山圖》還不比你這破罐子更金貴?

哦,《千裏江山圖》不好比,那跟北宋崔白的《雙喜圖》比?

……

不管怎麽說,肯定會把江易鴻嘲諷得一愣一愣的。

當初在湘楚博物館時,有人就冒出來針對向南呢,那時候就被劉其正給噴了個狗血淋頭。

他這個人形自走式“嘲諷儀”,可不是吹出來的!

當然,劉其正不在現場,江易鴻也是一時被驚住了,忘了這档子事。

他是向南的老師,對向南過往的事跡肯定了解得一清二楚。

學生那也不是亂收的,不了解底細的話,要是有什麽汙點,說不定就敗壞了自己的名聲。

江易鴻站在公共修復室門外,幾次都想進去看看那只青花雲龍紋瓶到底怎麽樣了。

從向南的動作上來看,他正在用塗抹法來給青花雲龍紋瓶的粘接處和配補部位施釉。

只見他一只手緊扣瓶口,將瓶身微微向後傾倒,另一只手則是拿起羊毫毛筆,輕輕蘸取一點之前剛剛調配好的仿釉塗料,對著青花雲龍紋瓶的瓷片粘接處,快速而有力地描繪著花紋。

江易鴻看得很清楚,向南所用的手法和自己修復青花瓶時的手法一模一樣,應該就是從教學視頻裏學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向南的手法速度似乎是要更快一點?或者說更穩一點?

思量片刻,江易鴻才恍然驚覺,向南本來就不是什麽菜鳥實習生,他可是古書畫修復國家級的專家!

在文物修復當中,盡管有各個門類的細致劃分,比如古陶瓷修復、古書畫修復、青銅器修復、壁畫修復等等諸多門類,但它們之間並不是完全割裂開來的,而是互有關聯。

畢竟都屬於文物修復這一塊,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呢,是吧?

向南年紀輕輕就能成為古書畫修復這一門類的佼佼者,必然是有過人的能力的。

也許,就是這種超強的學習能力!

別人在老師耳提面命、手把手教的情況下,都不一定能學得會、學得精,可他看一天視頻就能將古陶瓷修復工藝運用運用自如了!

這就是能力!

可怕!

江易鴻想著想著,不由得又想起了上午劉其正說的那些話,心裏一動,轉身就往外走去。

他也不急著去看那個青花雲龍紋瓶了,反正修都修了,就算修壞了,那也沒什麽,又不是博物館裏的文物。

再說了,看向南的手法,跟當年的自己差不了幾分,也不可能會修壞。

他得去樓上的劉其正辦公室裏喝喝茶,順便聊一聊,向南以後的路該怎麽走。

嗯,這才是老師該做的事嘛!

必須得有大格局!

向南並不知道,自己的老師江易鴻大中午不休息,居然站在外面看自己修復青花瓶看了那麽久,而且,還有那麽多想法。

他正拿著羊毫毛筆,忙著在青花瓶上塗抹仿釉塗料。

不止是塗抹那麽簡單。

他還要配合粘接處附近的花紋特色,將它們毫無縫隙地連接起來,使得花紋整體看上去,光滑流暢,風格如一,讓人看不出修補過的痕跡來。

乾隆官窯在青料的使用上,大多用的是浙料,呈純正藍色,發色鮮翠,分不清濃淡層次,多是仿宣德青花。

而且,乾隆官窯人為的在青花中點染鐵銹狀黑斑,與宣德青花中的鐵銹斑相比顯得浮躁,成色不穩定,且有暈散現象。

因此,向南在著手仿釉工藝之時,還需要考慮到這幾個方面的因素,速度相比起之前而言,要慢上不少。

當然,向南所謂的慢,也只是相對於他自己而言。

別的修復師要是敢嘲笑向南修復速度慢,向南分分鐘就會用實際行動教他怎麽做人。

就連國內古陶瓷修復第一人的江易鴻看到了都吃驚不已,其他人還有什麽資格來嘲笑向南?

到下午兩點左右,小喬和老戴才姍姍來遲。

沒辦法,已經是冬天了。

魔都的冬天是又濕又冷,那種冷不是表面上的,而是能冷進骨髓裏的。

在這種環境下,能回到家裏,躲進溫暖的被窩好好睡個午覺,別提多舒服了。

到了這個點,那就是“人是鐵,床是磁鐵”,反正沒那麽容易起床的。

這拖啊拖的,就拖到這個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