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2/2頁)

高滔滔長籲了一口氣,眼中含淚:“朝中能為我祖孫二人道此者,侍講、司徒而已。又因為事涉蘇軾,司徒也不敢辯白,竟然就無人見說。老身如今已然知曉,再有這樣的事情,侍講還需知無不言。”

己卯,詔賜米百萬石、錢二十萬緡賑濟杭州,並命蘇軾入京就職。

己酉,修《神宗寶訓》。

河東路沈括上奏,元祐六年上半年,河東路銅冶共得銅、礬七百萬貫,其中半輸朝廷,地方也得三百五十萬貫,請於晉州礬務開設煉鋼廠,籌備鐵路所用鋼軌。

沈括這個報表的政績算是偷雞,這些銅、礬裏邊,很多礬壓根就不是挖出來的,而是造出來的。

宋人看重礬料那種晶體屬性,在宴會上都要堆砌“礬山”作為鋪席裝飾。

但是一旦礬中的結晶水流失,礬就變成了鹽,價格暴降。

沈括將庫中不值錢的失水礦鹽收集起來,融入水中,去除雜質之後通過加熱蒸發提高濃度,讓礦鹽重新結晶成礬砂。

這樣的礬砂完全沒有雜質,晶瑩剔透,品質頂級,不值錢的東西經此一弄,價值提升了數倍。

說白了就是溶解加熬煮,純粹的空手套白狼。

癸醜,蘇油上書,四路已經做好全面準備,即將走上發展快車道,四路發展銀行,已經累計發放投資一千八百萬貫,產出近八百萬貫,四路賦稅比去年翻一翻,煤翻三番,鹽翻兩番,鐵翻五番,其余金、銀、銅,皆在一倍以上。

糧食儲備一千兩百萬石,此外還有棉花三百萬石,油料五百萬石,民間大牲畜增量三十萬頭。

各地建立水泥廠七十處,機械廠五十二處,鹽化工廠三處。

大名府兵工廠、齊州兵工廠,已經具備生產制造大宋定裝炮、銃、彈、雷所有型號的能力,定州兵工廠已經具備彈藥復裝、銃械維修,火炮組裝的能力。

四路從去年到現在,共發動工役二百六十萬人日,脫離田畝,全年參與役務以此為生的丁力三萬人,所有役務發放役費五十二萬貫,鍛煉出十五支專力工程隊伍。

各地廠、礦,吸納丁力八萬人,工費合計兩百萬貫,達到了人均月入兩貫的水平。

看起來不高,但是這相當於這些人每人有了三十畝地的收成,相當於河北四路,憑空增加了三百萬畝的土地。

而糧、棉、油套作模式的推廣,讓土地畝產價值增加了五成,雖然如今還只在大名府路普及,也相當於給當地增加了數十萬頃的土地。

為了鼓勵耕作,大名府路只將賦稅調整到畝輸三鬥,看起來增加了,但是其實稅率降到了十五稅一,讓更多的財富在地方上積累,又促進了商貿的大興。

因為交通得到大力改善,河北經濟環節完全打通,商稅呈現出可喜的增長,同樣翻了近倍。

最關鍵的是隱戶和隱田,河北隱戶,曾是天下最嚴重的地區。

經過蘇油的梳理,河北四路隱戶和隱田存在的必要已經消失,加上宣傳和統計給力,四路兩年下來,一共擴出了二十萬戶,一百多萬人口,十多萬頃土地。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