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員外(第2/2頁)

至於專家下面的測繪人才,蜀中如今一抓一大把。

能把簡易鐵路從眉山鋪到商州,把峽江航道進一步拓寬到千料大船可以直抵嘉州,以及嶲州金沙江航道危險地段的改善工程,三件大事讓四通旗下的測繪隊伍獲得了長足的寶貴的經驗,早已經不是蘇油治夔州時的吳下阿蒙。

至於財會隊伍,蜀中表示這品種我們不要太多,如今眉山和蜀都的小娃子們都已經將珠心算納入小學教學內容了。

同行的隊伍中,還有大量運送糧食的船只,朝廷發放了七十章空白敕告,可把商人們高興壞了。

董非算是趕上了好時候,這娃是釀酒大戶,調劑糧食那是本職工作。在黃州收集了五萬斤稻谷,如今已經是妥妥的散官員外郎了,見到蘇油就上來拱手:“小人見過知監。”

蘇油在指揮隊伍裝載貨物,有些裝備挺精密,需要小心,見著他也笑道:“你這路繞得有點喪心病狂,不是該隨糧食沿江下江寧府,然後溯隋唐運河北上,由楚州,淮陽,微山,任城,梁山而入大名嗎?你跑汴京來幹啥?”

董非呵呵赧笑:“那哪裏能一樣,這份敕告要不在汴京領到手,分量都輕幾分!回去族裏長輩都得罰我跪祠堂。”

說完眼珠子一轉:“不過知監盡管放心,我都交代好了,船過梁山泊後便於博州停靠,待知監和司馬學士降臨,方隨船隊如大名府,給知監把臉面掙足!”

蘇油大怒:“救災如救火!豈能如此耽誤?!我要你給我掙這點臉面?瞎胡鬧!”

這時司馬光也到了碼頭,身邊還跟著一個內使李德明:“明潤,這麽早就到了?在吵什麽?”

這個蘇油可不敢和司馬光說實話,不然董非這員外郎的帽子怕是轉眼就會被司馬光彈掉,笑道:“這位是當年在渭州商屯的商賈董非,種植稗草作為青儲就是他的提議,如今得聞河北受災,報效了五萬斤稻米,得了個員外郎的散官。”

司馬光點點頭:“商人重利固是情理,不過須知最大的利,就是國家穩定,上下相安。漢末黃巾一起,玉石俱焚。員外郎能報效國家,這就與一般的商賈有區別了。”

董非連連點頭:“是,自太皇太後親自帶領慈善以來,我就勉勵自己,要,心懷慈悲,做一名佛商……”

司馬光眉頭一皺,甩袖上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