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2/2頁)

“因此君子之道,更多應該是應對修身內求,是自己對自己的道德標準的要求,就是先生所言的‘變氣質’;而不是用於外放審計,成為強迫他人的硬性規定。”

“所謂君子眼中,皆是君子,小人眼裏,皆是小人。”

“管仲是君子嗎?無論從私德還是公事,他的表現都絕對不是一個君子。但是無礙他造就齊桓之霸,無礙孔子給他極高的政治評價。”

“用辯證的觀點來看,一個人的身上,存在君子和小人兩種屬性。只要君子屬性遠大於小人屬性,這個人就是君子,反之,就是小人。”

“同樣的,一個朝堂上,也不可能全是君子沒有小人,就算有偶然,那也屬於特殊時期的特殊狀態,很快會發生變化。”

“君子也不可能無纖毫之失,小人也不會無一絲可取。大家都是血肉之軀,不是聖賢。”

“今日的小人,未必不是他日的君子,周處是也;”

“今日的君子,未必不是他日的小人,王莽是也。”

“所以跳出這個問題,我們要認真分析,大宋朝堂主要問題是什麽?是冗官,冗兵,冗政。”

“分清君子小人之別,在朝堂上,在兩府三司中,是否是最主要的矛盾?”

“我覺得,政府的最大問題,是如何進行有效運轉的問題。因此其中最大的矛盾,是效率和資源的矛盾,是權力行使和監督的矛盾。”

“如何用有限的人力物力,盡可能地高效的運轉,讓國家擁有正常的活力,這才是大宋如今應該解決的最大問題。如何正常合理地完成權力的行使和監督,才是最大的問題。”

“一個黃河治理,已經討論了十二年!不少三司文書,七年不得簽判!不管是眾正盈朝,還是奸邪當道,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吧?這就是大宋的現狀!”

“所以君子小人的矛盾,是次要矛盾。或者說,在太常寺,諫院,侍禦史,侍講,東宮伴讀這些位置,當是君子所領。至於其余位置,還是先抓主要矛盾吧。”

張載長籲了一口氣:“人情世故,明潤已經比我看得透了,卻依然不計毀譽,耿直敢言。明潤,你是君子中的君子!”

蘇油說道:“先生過譽了,陜西被兵幾二十年,荒廢了整整一代人。無論關學還是蜀學,靠幾個人支撐不起大業來,渭州士子童生的教育,人才的培養,我想請先生執事。”

張載笑道:“明潤今日之論,拋卻門戶,足見肝膽。我若再矯情,那就太慚愧了。關蜀兩宗,竟然有如此多的借鑒互證之處,好在學宮離衙門不遠,那我就領了差事,正好砥礪切磋,共同精進!”

蘇油大喜,笑道:“那太好了,小七哥,去把元貞叫來,我給他找了位義理曉暢的先生!”

不多一會兒張麒回來了:“少爺,元貞少爺他不見了!”

蘇油大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