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2/2頁)

蘇油說道:“其實無妨,大有大的用法,小有小的用法,再說能積累五年之用,已經不少了。”

薛向搖頭道:“此事還得以你蜀鈔為主,老夫只能說不給你拖後腿而已。其實每年解鹽的份額分配,基本都已劃定,老夫也動不了太多。”

蘇油拱手道:“明公,其實大有可為。”

薛向問道:“何為?”

蘇油取過筆,開始在紙上寫字:“明公,蘇油之前思慮了幾條,說出來與明公參詳參詳。”

薛向點頭。

蘇油說道:“陜西鹽政之難,在防堵走私,打擊西夏。這是前朝之政,但是經過實踐證明,靠禁,是行不通的。”

薛向說道:“正是,西夏青鹽,價賤而味甘,解州鹽本來就比不過人家。這個真沒法堵住。”

蘇油說道:“西夏鹽所謂的味甘,其實就是不苦而已。蜀鹽之前也苦,不過經過提煉為雪鹽之後,鹽中帶有苦味的雜質,是能夠去除的。如此一來,青鹽比解鹽,在味道上的優勢就化解了。”

薛向皺眉:“可是成本卻也上去了啊,不但產量降低,工藝的增加必然帶來成本的增加。”

蘇油說道:“正是如此,不過明公,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從解鹽中提取出來的雜質,並非廢物,我們可以將之用於別處!”

說完將皮包取下來,遞到薛向的手上:“明公,你看看這個包。”

薛向接過,手猛地往下一沉:“明潤你這包可真不輕,都裝了些啥。”

蘇油開玩笑道:“反正不是銅錢。”

說完又笑:“都是些小工具小文具,不過這個不重要啦……薛公,你看我這包的皮革,質量一般皮革達不到吧?”

薛向揉了揉皮革:“的確,不過是不是太軟了?”

蘇油又擡了擡腳:“硬的也有,比如這雙皮靴。”

薛向有些懵:“明潤,你到底要說啥?”

蘇油從包袱中取出筆記本,從中抽出一張紙:“薛公你看這個。”

薛向伸手接過,感覺更懵了:“這個……有些像道家符文?”

蘇油點頭:“是,這是解鹽成分比例分析,是玉局觀小張天師搞出來的……不過這個還是不重要啦,重要的在這裏。”

說完伸手一指:“這裏,是雪鹽,解鹽裏的主要成分。”

然後指著下邊的那些:“剩下的這一堆東西,合起來是苦鹵,其中一種重要成分,這個符文,就是指芒硝!”

薛向看著這張單子嘖嘖稱奇:“小張天師推究物理都到這地步了?當真是窺視天機!明潤,這符文具有什麽法力?”

蘇油偷偷翻了個白眼:“這就是個成分分析,啊,就類似醫方!”

薛向點頭表示明白,又未免有些遺憾:“沒有法力啊……難怪沒有都功印文……”

蘇油有點接不上話茬了:“呃……這個……沒有法力,但是有功用啊!芒硝的用處很多,不過在陜西,最大一項用途,就是可以鞣制皮革!”

薛向一下子愣住了:“皮革?你皮包和靴子這樣的皮革?”

蘇油點頭:“《金融論》的重要觀點,就是流通。商品物資和金錢的流通,會帶來資料的快速合理再分配。”

“大宋和西夏相比,勝在經濟,而弱在軍事。”

“以己之長,克彼之短。薛公,此乃孫臏賽馬之法。”

“如今在軍事上,我們當然只能采取守勢,但是在經濟上,我們完全可以采取攻勢!”

“各路鹽商豪賈,都能操控鹽價,謀取利益,那我們為什麽不行?這事情其實不光可以用於商場,亦可以用於國戰!”

薛向站起身來:“如果讓解鹽質量比西夏鹽好,價格比西夏鹽價格低,走私自然斷絕!”

蘇油手扶腦門苦笑:“薛公,這是不可能的。我不是這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