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程家(第2/2頁)

為什麽呢?幾個原因。

大宋同時期有個案件,陳執中父子宰相又怎麽樣,因為陳執中嬖妾虐待小婢,導致小婢死亡,陳執中罷相,嬖妾阿張抵命。

一個小婢尚且如此,八娘江卿出身,蘇洵又鬧成這樣,程家竟然什麽事情都沒有?

還有就是,能教育出程夫人這樣名副其實大家閨秀的家族,能培養出好些位進士的家族,迎娶八娘短短兩年內,當真就墮落到如蘇老炮所說那樣不堪?

第三個疑點就是大小蘇對程家的態度。

蘇洵死後,蘇軾和蘇轍很快同程家恢復了舊好,最奇怪的,他們甚至和八娘的丈夫程正輔,關系也不錯。

如果真的是程正輔害死八娘,二蘇還能幹這事?只怕士林公議都逃不過去。

程浚,共有五個兒子,其中四個兒子都先後外出做官,有的還位高權重。真是老炮堂哥嘴裏的“州裏大盜”,這個可能性也不高。

程正輔本身就不弱,後來做到廣南東路提點刑獄,當年被貶惠州安置的蘇軾正在他下轄,還多得這表哥的照顧。

好吧蘇軾侄兒是個馬大哈,對害過他的人如沈括,王安石,章惇,後邊都是寬容大度,可以忽略不計。

可蘇轍不是這樣的人啊,有宋一代,蘇轍的人品都是罕見,能得到蘇轍認可,那是相當不容易的。

能在科舉中直接批評皇帝,能從宰相到附從一路彈劾到底的人,會違心維護程家?

細究關於八娘的記載,學者們發現,最後都來自蘇洵一人的言辭。

再結合老炮堂哥激憤的性格,因此多數學者如林語堂,王文正等都認為,這次事件,更像是幾大世家一窩一窩出進士,連同自己妻子的大度寬容和家世的煊赫,加在一起對之形成了巨大的壓力,然後導致情緒失控借此宣泄。

信學者還是信網絡?蘇油最後決定,信自己。

無論如何,八娘的事件是一個悲劇,蘇油覺得自己有義務進行幹預。

責任心,應該體現在悲劇發生之前,而不是悲劇發生並擴大之後。

到底怎麽回事,先一探究竟再說。

於是過了大慶樓,他沒有去紗縠行,而是直接去了街對面的程氏書坊。

程氏書坊門臉高廣,臨街九丈三開六合大門的鋪子,一字排開共有十三間!程半街!

進入後便是墨香陣陣,一排排半人高的櫃台,上邊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一部部藍色封皮的書籍。

書分經史子集各類,還有一個超級大的櫃面,擺放的時文制策,那是供考生們揣摩的。

蘇油不由得嘆為觀止,大宋三大印刷出版基地,杭州,建陽,眉山,其中眉山又以程舍人宅私家刻印為最,端的是名不虛傳。

掌櫃的是個中年男人,見蘇油小小年紀,安安靜靜地站在那裏,手裏邊拎著兩篋書籍,一看就是自家書坊的印記,連忙迎上來彬彬有禮道:“小先生,可是我家書坊的書籍有什麽不妥之處麽?”

蘇油笑了,一般商家遇到這情形,先是撇清自己產品的不是,敢這麽問的,要不就是經營理念得當,要不就是對自己的產品具有極大的自信。

放下書籍,雙手打了個叉,笑道:“安鎮鄉可龍裏蘇油,前來拜會尊上。”

掌櫃看來對江卿世家也是門清,可龍裏是蘇氏宗祠山田所在,不由得小心地問道:“那是姻親啊,敢問……呃……小郎君尊諱是哪個油?”

蘇油微笑答道:“蜜裏調油的油。”

水字牌!這就和家老爺一個輩分!那這小孩口裏的尊長,就不是家老爺了,而是家中最長的長輩——大理寺丞程文應程老太爺。

這個大理寺丞是程文應因兩個兒子做官得來的封贈,在蘇油的心裏其實不當事兒,不過在眉山確實是拿得出叫得響。

掌櫃更加低眉順目:“小郎君請隨老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