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3/4頁)

那是時下最沒辦法的辦法了,那種境況下孩子也不一定能活。就算活下來了也算是世外之人,和塵緣不能有太深的糾葛。

說到動情處,馮貴妃不由紅了眼睛,但轉頭看到被正元帝抱在膝頭的朝陽,雖然還跟小貓崽似的瘦弱,還不怎麽會說話走路,卻已經會聽會笑,滿含著生機,不再是之前那個連屋子都不能出的陶瓷娃娃,馮貴妃不由又笑了起來。

秦氏見到她這般,連忙道:“娘娘的眼界可不只該盯著眼前這一畝三分地,公主再好,那也是女兒家。能為咱家帶來什麽前程?您該看重的自然還是咱家三殿下!”

馮貴妃臉上的笑容一滯,冷下臉道:“朝陽和阿煦同是我肚子裏出來的,娘這話是什麽意思?”

這種場合上,不知道多少宮人盯著,許多話不好細說,秦氏含糊道:“反正娘娘是該懂我意思的。”

母女倆攏共就說上了幾句話,最後還不歡而散。

宴席後,馮貴妃幫著兒女清點收到的生辰禮。

王太後和周皇後、正元帝、顧野等人,送的東西都不算價值連城,但都能看出來滿含祝福,希望兩個孩子健康長大。

尤其現在逐漸好轉的朝陽,王太後和正元帝都覺得對她有些虧欠,所以給她的生辰禮會格外講究些。

反倒是親娘秦氏送出來的兩樣東西,讓馮貴妃看著,心裏十分不是滋味。

秦氏送給陸煦的,是一套小刀、小劍和小弓,雖都是木制的,但木料是頂好的,從價值上來說並不輸於金玉,而且打磨雕刻得十分精細,華美討喜,一個木刺也沒有,給這個年紀已經開始想舞刀弄槍的男孩子來說,最好不過。

而秦氏給朝陽的,則是一個八寶瓔珞項圈。

那項圈固然是華美貴重,馮貴妃卻依稀記得這是早前宮中之前送到魯國公府的賞賜之一。

她在項圈裏摸索了一圈,果然找到了宮中特有的徽記。

顯然這不過是秦氏讓人隨意從庫房裏翻找出來的東西。

後頭馮貴妃破天荒的沒聽秦氏的,一心撲在女兒身上,當然也不是說她就不關心陸煦了,只是陸煦回來的時候少,在前頭文華殿和擷芳殿那塊兒,馮貴妃也伸不過去手。

正元帝後頭看在孩子的面上,也沒再接著惱她,偶爾過來永和宮,反而誇她如今總算有了幾分母親的模樣。

馮貴妃的日子雖和前頭不同,但也過出了另外一種模式。

………………

六月時,天氣已經是熱的不像話了。

顧茵和武青意的婚事安排也都提上了日程,王氏待顧茵是真沒話說,雖說是再次行禮拜堂,她沒有不當回事,真就當是正經嫁女兒和娶媳婦那樣操辦。

娶媳婦要準備的那些她都準備了,同時作為娘家人,她還給顧茵準備嫁妝。

早先買下的那些田產鋪子,她分出了一小部分給了沈寒春,剩下的那些,她就準備帶著顧茵去更名,全歸在她名下。

顧茵是真不想要,食為天酒樓就已經在她名下了,那已然是一筆價值不菲的產業。

光是靠著酒樓,她現在一個月就有一千幾百兩的進項。

賺到的銀錢王氏還從來不要,全讓她自己留著。

而其他那些田產鋪子,則更是英國公府出銀錢置辦的,和她沒有半分關系。

婆媳倆一個堅持要給,一個堅持不要。

後頭顧野知道了,就說可以把顧氏船行放到他娘名下。

那船行是早些時候正元帝賞的,可比王氏置辦的田產那些貴重多了。

那會子正元帝還未和他們說開,只說是他們該得的賞賜。

一家子彼時都還很迷茫,先記在了顧野名下,讓他和武青意一道盯著船行運作。

現在自然是知道了,那船行自然是嘉獎他們養育了流落在外的皇家嫡長子。

顧野是顧茵和王氏一起收養的,顧茵雖不想獨占功勞,但顧野確實同她最親近,這份嘉獎落到她頭上,算得上是名正言順。

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家裏其他人自然都贊成無比。

小崽子送的,顧茵也就沒再推辭,和他一道去更改了契書。

好在之前起名的時候用的就是顧姓,船行也就不用更名。

時間眨眼到了七月,成婚的日子盡在眼前了。

喜帖早就派送了出去,雖這次辦的熱鬧正式,但顧茵不喜歡那些排場虛禮,所以請的都是親近之人。

文家一家,加上許氏母子,葛家老夫妻,徐廚子和倆小徒弟,還有周掌櫃和葛珠兒在內的食為天一眾員工,連帶著顧野幫著請來的周皇後等,都算做娘家人來觀禮。

武青意那邊,則請的都是他和武重在軍中的同僚和部下,人數比顧茵那邊的娘家人多了數倍不止。

成婚之前,照著壩頭村那邊的規矩,顧茵和武青意就不能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