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4/5頁)

書局的人是不可能讓客人慢慢把話本讀完的,所以顧茵就把許青川說還成的都買下了。

一口氣跑了三家書局,顧茵買了一大摞,回過神來的時候許青川已經幫她捧了好一會兒。

許青川說要幫她搬回去,顧茵已經耽誤了他半個下午的工夫,哪裏能好意思勞煩他,就和最後一家書局的掌櫃商量,詢問能不能把話本子先存放在這裏,等後頭再使人來取。

掌櫃樂呵呵道:“娘子客氣,您在小店買了這樣多的東西,確實不好拿。本店有一間雜物房,娘子要是不嫌棄,就把這些都先放那處。”

說好之後,顧茵另外多給了掌櫃幾文錢當吃存東西的費用,就招呼許青川順著掌櫃指明的方向,把話本子都放到雜物房去。

“都是我的不是,一忙起來就忘了時辰。下午晌許嬸子肯定是在盼著你回去的。”顧茵跟在許青川伸手,致歉道。

許青川說不礙事,又道:“過去一直是嬸子和你照顧我們母子。道謝的話說多了生分,但那些恩情我們都是放在心裏的。一點小忙而已,你不必這般客氣。”

“往後指不定是誰家照顧誰呢。旁的不說,等我有了孩子,青川哥這先生可跑不了。”

許青川的腳下一頓,眼神中帶出了一絲錯愕,“這麽快……”

顧茵也察覺到自己失言了,或許是最近家裏好事不斷,先是武青意和他求親,又是顧野借著生辰宴得了正元帝加倍的喜歡和好名聲,今天又恰逢知道了許青川高中探花,所以格外高興,弄得她說話也有些不過腦子。

她臉頰微紅,忙說不是,“沒有,是我亂說的,還沒影兒的事呢。”

“也不是亂說,我娘說你是有福氣的,子嗣這方面總也是不用愁的。”

顧茵忍不住笑起來,“那我就托嬸子的吉言了。”

說話的工夫,兩人已經走到了書局的雜物房。

許青川定定地看了她半晌,而後才收回眼神,只看著手裏沉甸甸的話本子,輕聲道:“那我就放下了。”

“好。”

…………

四月底,天氣一下子就暖和起來,向著夏日邁近了。

殿試的成績早幾日已經放榜公布。

三甲跨馬遊街的時候,王氏還帶著一大家子都去看了熱鬧。

狀元郎文瑯和探花郎許青川都既年輕又俊朗,京城這地界民風又比其他地方都開放一些,好些個年輕姑娘都往這兩人身上扔花和香囊。

尤其是許青川,因他家世背景只能算普通中的普通,所以還有大膽些的人家,甚至出動家丁準備來個榜下捉婿。

王氏早就聽說京城有這種風氣——富裕的人家多,渴望邁入上層階級的人家自然就多。她早就防著這一手呢,派出去好些家丁在許青川身邊,這才沒讓那些人得手。

顧野因為這次協理殿試,得到的好處也不少。

這人呢,其實是這樣的,若他這個年紀,仗著身份邀功,李大學士等人就算捏著鼻子認了,心底也會對他頗有微詞。

但他跟著忙前忙後的,跟著忙了好些天,卻半點兒功勞不邀,還在正元帝面前誇贊李大學士等人如何的認真勤勉,如何迫切的想為新朝招攬人才……半點不提自己。

李大學士等人反而不好意思了,感覺像欺負了孩子一般。

幾個文官私下裏一商量,便統一了口徑,上折子的時候也把顧野一通誇,同時沒吝惜幫他傳播這件事,使他的聲望更達到一層樓。

以至於有些學子私下裏都稱呼顧野為“小座師”。

考過了殿試的學子就算是天子門生了,這般尊稱他,和說他是太子沒區別了。

知道這個消息後,顧野第一時間跑到了養心殿。

正元帝正在批折子,見他著急忙慌過來,好笑道:“朕前兩天才誇你文質彬彬的,像個讀書人的模樣了。怎麽才沒過兩天,又這副形容無狀了?”

顧野跑的像小狗似的,伸著舌頭直吐氣,連忙擺手,表示讓自己緩口氣再說。

正元帝就讓錢三思給他上了一道茶。

顧野揭開蓋子,咕咚咚喝了,總算是緩過來。

緩過來以後,他拱手行禮,說:“兒子是來給父皇請罪的。”

這話倒是一下子吸引了正元帝的注意,他先擺手讓錢三思他們下去,然後又免了顧野的禮,問他發生啥事兒?

顧野面上臊得通紅,看著腳尖,把聽到的消息告訴了正元帝。

正元帝並不意外,他的消息自然比顧野靈通,也就比他還早兩天聽說這事兒。

“這不挺好?你像蹲大牢似的,陪著那麽些官員隔出去住了那麽久,還從中斡旋調停了好幾次矛盾。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好啥啊!”顧野急地直拍大腿,“他們是父皇的門生啊,我也是父皇授意,才這個年紀就去協理這樣的大事,當個鎮宅的吉祥物罷了。眼下說的人不多,但後面流傳出去,說不定還真有人相信了,當我是什麽神童,七歲就能給天下學子當小座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