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5頁)

一口氣說了這麽多話,他又咳嗽起來。

王氏給他捋著背順氣,武安跳下椅子給他端水,顧野則從自己的小荷包裏拿了個無核的梅子幹,喂到武重嘴邊。

武重順過了氣,喝了小兒子端的水,吃了個大孫子喂的梅子幹,臉上也帶起了笑,接著道:“受傷後,聽聞壩頭村洪水,中了風,就到如今了。如今的好日子,還是靠青意。”

武青意立刻道:“爹這是說的不對,您是為了就陛下才受的傷。”

正元帝之前的意思就是把國公位給武青意,另外封個侯爵給武重。

一門兩父子,一個國公一個侯爵,實在是烈火烹油,武青意這才跪求著讓他收回成命,只把國公封給武爹。

“唉,大郎說的對!”王氏笑道,“戲文裏咋說的,這叫救駕之功!你這傷可不是白受的,咱家的功勞也有你一半。”

察覺到孩子們濡慕的眼神,武重心中郁結一掃而空,還罕見地昂了昂下巴,自豪道:“那是,當年青意可不如我。”

一家子說笑了半天,王氏把手往武重面前一伸。

當著幾個孩子的面,怪讓人不好意思的。武重老臉一紅,還是把手覆了上去。

王氏疑惑地說你幹啥,又把他的手拍掉,說:“拿錢啊!”

得,合著是要那個。

武重看他一眼,讓人把送來了家裏的庫房鑰匙。

王氏揣起庫房鑰匙,拉起顧茵就走。

被下人引著去庫房的路上,王氏還同顧茵耳語道:“大丫,咱家真發達了。往後這鑰匙就你收著。你不是想開新店?你拿著銀錢自己買,看中哪裏買哪裏!”

在寒山鎮的時候,她就想著要給顧茵買個鋪子。

雖然那會兒是為了給兒媳婦添產業,好再嫁,眼下自然不是為了再嫁,但王氏是個重諾的人,一直把這件事記掛在心裏。

英國公府開府沒多久,武重和武青意父子也不是講究人,家裏的金銀珠寶就都堆在一個大庫房裏。

看到一個個到人小腿高的大箱子把開闊的庫房堆得滿滿當當,王氏眉開眼笑,忍到讓下人下去了,她才笑出了聲,豪氣幹雲道:“娘剛說的不對,這麽些好東西,買一間哪兒夠?你喜歡的都買,買它一條街!”

顧茵也跟著笑。哪兒有人不喜歡銀錢呢?自家再不用為生計發愁,那真的是再好不過的事。

王氏說完就去開箱子了,第一箱是各色珠寶,她抓了個大金鐲子就往顧茵手上套,第二箱子是大件古董,她不懂分辨,就讓顧茵自己看,讓她挑喜歡的放自己屋裏。第三箱子是字畫卷軸,王氏沒動。第四箱是一些紙張發黃的書,她就說回頭都塞武安屋裏去。第五箱是布匹料子,她選了個顏色好看的,說回頭給顧茵裁新衣。

接著第六箱,第七箱……一口氣開了泰半,王氏汗都出來了,奇怪地嘟囔道:“金銀呢?難道家裏就沒有能直接花用的?”

自然是有的,最後一摞疊在一起的、個頭小一些的箱子,最上頭的一個裏頭裝著的就是一箱子銀元寶。

王氏又笑起來,再開下頭的……然後她臉上的笑就戛然而止。

第二箱裝的是金元寶,但是空了一大半,只剩不到兩層。

其他幾個箱子更驚人,居然是空的!

王氏一口氣把剩下的十來個全開了,臉黑的比鍋底還黑,拉著顧茵回了主院。

那邊廂,武重知道武安和顧野都學了本事,倆孩子正一個表演舞拳,一個表演背書給他看。

武重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一會兒看看小兒子,一會兒看看的大孫子。

要不是他現在身子差了,真恨不得把倆孩子都摟懷裏掂掂。

他正享著天倫之樂,冷不丁,王氏一陣風似的刮進來了。

“這個年紀了,你慢些。”武重笑著笑著,發現老妻面色不虞,立刻止住了笑,小心翼翼地問她:“咋了這是?誰、誰惹你?”

武安和顧野可比他有眼力見兒,兩人從王氏的腳步聲就察覺到不高興了,早就停下來站到一旁去了。

王氏把鑰匙重重地往桌上一放,“你惹我了!”

吵架沒好話,他們夫妻久別多年,沒得剛見面就因為錢財傷了和氣。尤其武重說話不利索,怕是急起來解釋都解釋不清。

顧茵先讓王氏坐下,又解釋道:“娘方才和我去了庫房,看到家裏金銀珠寶和古董字畫都沒動,只是金銀那些所剩不多。”

又勸王氏:“爹和青意是什麽樣的人,娘難道不知道嗎?咱們農家人最是儉省的,娘先不忙生氣,咱們先問問清楚。真要是他們亂花銷,我就和娘一起……一起生氣。”

王氏聽到這話忍不住抿了抿唇,“咋的光我一個人生氣不夠,還得加個你一起生氣唄?”

顧茵笑了笑,“那我能幹啥?我總不能和娘一道把爹揍一頓吧。武安快來,背背律法,這要是揍了當朝國公,我得關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