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4/4頁)

五兩銀子,碼頭那一帶的鋪子都不夠,更別說老太爺口中的旺鋪了。

顧茵細細說給老太爺聽,表明自己暫時是真的有心無力,而不是要故意推辭他的好意。

老太爺激動道:“什麽了不得的先生,要收你家十五兩束脩?”

“是個姓溫的舉人老爺。聽說是很了不得的,只是不願意做官才沒有接著考下去,而且溫先生收的學生不多,所以束脩略貴一些。”

“這不是胡唚麽!要不想做官還考啥科舉啊?別是考不上進士,所以才這樣說的吧。”看顧茵閉口不言,老太爺也急了,說:“你都到文家這麽久了,你不知道我身份?”

顧茵道:“那自然是知道的。”

其實一開始並不很清楚,但是廚房裏有徐廚子在,兩人閑磨牙的時候,徐廚子早把文家的事都告訴顧茵了。

他當時還無比佩服地道:“縣太爺當年科舉入仕的時候,咱們老太爺正好是當屆考官,是縣太爺的座師。就算老太爺現在退下來了,縣太爺見了咱們老太爺都怵得慌。咱們府裏的人就別說了,就沒有不怵他老人家的,只有小師傅不怕老太爺!”

顧茵還真不怎麽怕他,一來自然是這段時間接觸下來,她知道老太爺為人很好,她陪他吃吃喝喝玩玩鬧鬧,不知不覺地就把他當成了普通的長輩。二來可能也跟第一印象有關,旁人都是先知道老太爺的身份,再想他這個人,自然不敢小看了他去。

她不是,她第一次見到老太爺的時候,老太爺正爬上戲台子和人吵嘴,後頭還讓許氏和王氏兩個聯手架了下來,任憑文老太爺兩條短腿淩空來回踩單車那樣倒騰,都沒能把自己倒騰下地。

這樣的初次見面,回想起來只想發笑,自然是不會去畏懼他的。

說回眼前,文老太爺像看二傻子似的看著顧茵,“既然知道,你還給你家孩子請別人當先生?你知道想投入我門下的學子有多少嗎?光我過年拒而不見的,就有上百!上百你知不知道?”

原來老太爺過年不見客是因為躲這個,顧茵心中想著,又看老太爺一聲高過一聲,臉都憋紅了,連忙給他遞上熱茶,“您別激動,歇口氣。”

文老太爺抿過一口熱茶,冷靜了一些,“你是怎麽想的,你仔細給我說說。”

顧茵就道:“您老肯定是比溫先生更有學問。如果我家武安不是六歲,是十六歲,那我肯定也想為他爭取一個機會。可他現在還差兩個月才到六歲呢,只跟著隔壁許公子念過三百千,這種程度我如何好意思讓他給您當學生呢?”

大學老師能教小學生嗎?那當然是可以教的,但是這也太大材小用,而且大學老師的思維和孩子的思維肯定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麽現代很多家長,明明自己學歷很高,輔導自家剛上學的孩子的功課的時候,也會覺得力不從心,屢屢崩潰。

老太爺一想也是,他做學問做了一輩子,這把年紀了,現在讓他再把《弟子規》、《幼學瓊林》、《聲律啟蒙》那些講一遍,他自己都覺得沒勁兒,更別說提高被教的學生的積極性了。讀書這個事兒,名師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自主積極性同樣重要。要開頭的時候沒讓孩子自己想學,後頭再學就難了。

最重要的是,人不服老不行,他這幾年眼神是越來越不行了,看什麽都帶著虛影兒。自己看書練字都費勁。

老太爺撇著嘴不吱聲了,也正好,文大老爺過來請安。

他是知道這天是顧茵在文家上工的最後一日,想來問問老太爺能不能把廚娘借他一會兒,好再做兩道辣菜解解他的癮,最好是做一些上次那種麻辣火鍋底料,存起來他慢慢吃。

老太爺一看他就笑起來,忙不叠招手道:“老大快來,我這有好事兒便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