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4頁)

顧茵還是挽了袖子,擰了巾帕,幫著王氏一道幹活。

王氏看她這日有些悶悶的,手下不停,問她說:“咋了這是?遇到啥事兒了?”

婆媳倆相依為命地過了這半年,已經習慣遇事先和對方商量。

顧茵就把徐廚子要拜師的事兒說給了王氏聽。

王氏忍不住笑道:“我還以為啥事兒呢,敢情是這種事。這不是好事兒嗎?說明人家打心底服氣你,尊敬你,所以想拜你為師!還是你不喜歡他給你當徒弟?”

顧茵說也不是,“徐師傅是我到現在認識的,最好學,最喜歡鉆研廚藝的人,除了貪嘴這一點,其他沒什麽問題,人也挺好的。”

“那不就行,我想著他這人也挺好。你想呀,你這段時間指點了他,他感激你,也沒想著白占你的便宜。準備了拜師禮要認你當師父。”

“他還說要跟著我一道幹,可我也同他說了,我現在這小攤子人手盡夠了。他說等我開店……”

“你不是本來就想著開店嗎?”

“是啊,那不是眼前還沒影兒嘛!而且他在文家的工錢不低,到時候我也不能占著師父的名義,克扣他的工錢吧。他還有兩個小徒弟,都過來的話咱們開店的人手是夠了。”

王氏停下手裏的活計,奇怪地看著她:“你怎麽想的恁般多?你前頭和我信誓旦旦說未來十兩、十五兩都不是事兒的氣魄呢?怎麽這會兒突然畏首畏尾起來了?”

顧茵笑了笑,“可能感覺像一下子背負起別人的人生,所以有些沒底氣。”

王氏伸手拍了一下她的背,“那就不想那麽遠的事兒!只說眼前,他欽佩你的手藝,你也欣賞他好學的心,那這事兒就成了!咱們開店沒影兒,那就讓他還在文家幹著,他想學的時候你找地方教就是了。真到了小店也開起來了,缺人手的時候,再想要不要他請來那些後頭的事兒!”

王氏是有生活智慧的人兒,讓顧茵為難了半上午的事,到她嘴裏就不是什麽事兒了。

顧茵輕松地笑起來,“娘說得對,他想學,我就教!旁的往後再想。咱家是要開店、開酒樓的,哪兒就帶不了一個徒弟呢?”

婆媳兩人說說笑笑的,黃昏前就把擱置了一個冬天的家夥什全都洗刷好了。

第二天顧茵去文家上工,認下了徐廚子這個徒弟。徐廚子要給她拜師禮,她收了肉幹龍眼那些,沒收他另外封的銀錢,只說自己快離開文家了去開攤了,到時候忙得很,短時間內沒有太多心力可以教他,這銀錢等來日兩人一道幹的時候再給也不遲。

王氏就負責采買食材,只是這次的青菜買的少了,因為家裏要改賣皮蛋瘦肉粥了,價格也變成了兩文錢一碗。但過去幾個月自家在碼頭上也算小有名聲,王氏這幾日忙活的時候還遇到了熟客,催著他們快些回去擺攤,可想而知自家吃食並不愁賣。

到了正月底,家裏萬事俱備,顧茵也和老太爺辭別。

老太爺早就準備好了給她的第二月的工錢。

這幾天他在盤算別的,顧茵是個有些骨氣的,前頭他只給了她五兩銀子過年,她初時還不肯收,還是他拿出長輩的身份,以壓歲錢為由頭逼著她收下的。後頭年後返工,他要再給開工紅包,顧茵是怎麽都不肯再收了。

這樣的人,文老太爺喜歡,但想給她點便宜的時候,又為難起來。

總不能直接說我家有個好鋪子,老二那混蛋東西故意放出風去不許人來租,所以這鋪子現在空著,我又不想便宜混蛋兒子,想便宜租給你。

顧茵肯定不會接受。

老太爺思索再三,開口道:“我前兒個聽你說往後想開店,正好我這有個旺鋪空著,你看看要不要租下。雖然咱們有些交情,但是按市價這鋪子一年要租二十五兩,我給你抹個領頭,一年二十兩租給你怎麽樣?”

這是老太爺給她算的很合適的價格。二十兩正好是顧茵兩個月的工錢,她看著也是勤儉持家的,不是那等會亂花銀錢的,怎麽也能剩下一些傍身。

若是不夠二十兩,那就修一下契書,不像市面上那樣按年付租子,先付個半年的。

顧茵道:“謝您的好意,我今年確實有開店的打算,但是只是想開在碼頭那一帶,那裏租子便宜。不瞞您說,我現在身邊湊湊,十兩還拿不出呢。”

年前攢下六兩,人頭稅交去一兩半,後頭過年置辦東西,得虧老太爺給了五兩,所以家裏攢的錢只用掉了半兩。如今那部分銀錢還剩下四兩。但是王氏已經買米買面,為開攤做準備,又花出去一部分了。剩下的那些不能動,既然做生意肯定是要流動資金的。

至於顧茵這兩個月的工錢,那自然是沒動的,十五兩要給束脩,剩下五兩倒是可以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