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來,拿出來讓朕過目。)(第3/4頁)

皇帝皺了皺眉,“這麽說來,這鎮尺是有去無回了?”

“倒也不是。”她眨巴了兩下眼睛,摸了摸袖子,“就是……奴才想了好些辦法,想把它雕得不辜負萬歲爺,不辜負這養心殿,可惜自己能耐不夠,只好愧對主子了。”

皇帝一聽,倒覺得尚可,只要有心補救,不拘手藝怎麽樣,都是值得誇贊的。

“朕的初衷,是想讓你懂得擔負責任,朕富有天下,難道還在乎這一方鎮尺麽。”他帶著點鼓勵的口吻慫恿她,“來,拿出來讓朕過目。手藝不佳沒什麽,誰也不是出娘胎就樣樣都會的。”

既然他這麽說,頤行也就放心了,便鼓足勇氣掏了袖子,從裏頭掏出了那個鎮尺,擱在了皇帝的禦案上。

……這是什麽?皇帝打眼一看,險些一口氣上不來。

邊上的懷恩探頭瞧了瞧,忙偏過頭去,沖著門外憋住了笑。

頤行也有些不好意思,扭著手絹道:“我原想雕個臥佛的,可惜雕脖子的時候給鑿斷了……”

“所以你……”皇帝拿手指著這寸來長的東西問,“給朕雕了根茄子?朕還能拿它當鎮尺嗎?”

頤行終於紅了臉,“我不是說了自己手藝不好嘛,您偏讓我雕!我如今是把吃奶的勁兒也使出來了,就做成這麽個東西,我也嫌自己笨,可又有什麽辦法,它就是雕成了這樣嘛。”

所以錯處還在他身上,是他勉強她幹了不擅長的活兒?

皇帝氣不打一處來,撐著腰在地心轉了兩圈,然後停在南窗前望著窗外直勻氣兒。可是細想想,也是他強人所難了,雖然她還回來的東西和他預想了差了一大截,但終歸也是人家一刀一刀雕下來的。

走近了瞧瞧,茄子上有把兒,茄身上為了顯示光亮,還鑿出一條小溝來,說明並不是敷衍了事,人家確實是用了心的。

皇帝長嘆了一口氣,“算了,茄子就茄子吧,橫豎弄成這樣,再也補救不回來了。”

頤行畢竟還是有些愧對他的,“要不然……那塊壽山石值多少銀子,從我的月例銀子裏扣,我一點兒一點兒還給您,成嗎?”

皇帝回頭瞧了她一眼,“能上禦前的東西,你猜值多少銀子?恐怕你不吃不喝三年,也還不清。”

那就得再斟酌斟酌了,頤行悄悄嘟囔,“三年都還不清,可見不是壽山石太貴,是嬪位的月例銀子太低了。”

這話分明就是有意讓他聽見的,皇帝偏頭道:“什麽?你還有臉嫌月例銀子少?”

這下她可不敢嘀咕了,賠著笑臉道:“是您聽岔了,我可沒這麽說。奴才如今到這位分,全是萬歲爺恩賞,哪兒還敢挑肥揀瘦呢。”一面說,一面壯膽兒攙著他的胳膊往南炕上引,說,“皇上您請坐,我還有件事想和您商量商量。”

皇帝雖心存懷疑,但見她如此殷情,心裏到底還是受用的。待在南炕上坐定,方端嚴道:“什麽事兒,只管說罷,朕還有政務要忙,沒那些閑工夫和你周旋。”

頤行站在腳踏前忸怩了下,“奴才先前上永和宮給貴妃娘娘請安,後宮主兒們聚在一塊兒,說再過程子就是太後壽誕了,紛紛商議自己送什麽壽禮。奴才如今雖晉了嬪位,可手裏頭沒積攢,也不知道該孝敬太後什麽。所以奴才想著,是不是找萬歲爺商議一下,您和太後最貼心的,一定知道太後喜歡什麽。”

皇帝側目看她,她臉上帶著虔誠的笑,真是一點兒都不見外。

所謂的商議一下,之前為什麽還要闡明手上沒什麽積攢?這是誠心要商議的態度麽?打從他繼位起,就沒有哪個後宮嬪妃跑來和他討過這種主意,也只有這老姑奶奶,仗著自己已經混得臉熟,不拿自己當外人。

皇帝沒好氣道:“打聽這個有什麽用,所剩不到半個月了,你又不會書畫,繡活兒又拿不出手,能為太後準備什麽壽禮?”

頤行被他說得挺掃臉,訕訕道:“您也別這麽說,我可以學下廚,給太後Z老人家下碗壽面。”

可惜很快被皇帝否決了,“朕怕太後吃了你的壽面,回頭鬧胃疼。”

上下打量她一眼,可真是個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的寶貝疙瘩啊,姑娘家該會的她一樣不會,身家又不富裕,一到送禮就犯難。得虧她腦子好,知道找他來商量,皇帝無奈地說:“罷了,這件事你不用操心了,朕來替你預備就是了。”

頤行等的就是這句話,一聽之下大喜,“真的?您沒哄我吧?”

皇帝的目光在她臉上轉了一圈,又閑閑調開了,“你覺得朕有這閑情來哄你麽?”

頤行立時眉花眼笑,說自然不會的,“萬歲爺是金口玉言,怎麽能來哄奴才呢。既這麽,那就一言為定,等您踅摸著了好東西,記著送到永壽宮來,等太後萬壽節那天,我好借您的東風掙臉。”說完沖他肅了肅,“萬歲爺政務如山,那我就不叨擾您啦,這就回永壽宮去,等您的好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