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我願意跟著您。)(第3/4頁)

又是尚家人,尚家霸攬了幾朝後位,說起尚家人就給人一種感覺,繼後的人選又填上來了。其實也許是自己想的太多了,可心裏有這種忌憚,卻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她是賢良的貴妃,一向小心翼翼不肯行差踏錯,在太後跟前也好,皇上跟前也好,永遠是不妒且大度的一號人物。所以即便她比眾妃嬪更感覺到威脅,也不能像她們似的,滿嘴酸話。

貴妃道:“萬歲爺一早就記著頤答應呢,前陣子還上我宮裏說起,說畢竟尚家歷朝出了那麽些皇後,太過慢待了,叫人說起來人走茶涼,不好聽。奴才以為,這回萬歲爺就算晉了頤答應位分,也是瞧著老輩兒裏的情分,和旁的不相幹。大夥兒先別急,不過一個小小的答應,又能掀起什麽浪來呢。”

和妃向來不服貴妃,這陣子恭妃和怡妃又因上回江白喇嘛的事兒給禁了足,如今只有她一個妃位上的,能和貴妃叫板。

“這不是掀不掀得起浪的事兒,前朝和後宮幾時都沾著邊,我就是不說,大家心裏也明白。家裏阿瑪兄弟立了功,咱們在後宮跟著長臉,受晉封,得賞賜,這是萬歲爺的擡愛。如今這頤答應是怎麽回事?尚福海還在烏蘇裏江看船工呢,她倒好,給提拔成了答應。這會子能瞧老輩兒的面子,將來呢?是不是還要酌情晉封?不是我說,貴妃娘娘既然攝六宮事,就該勸諫著皇上點兒,總不好皇上說什麽,您都點頭稱是,這麽下去,可是不大妙。”

和妃說話沒輕沒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貴妃聽她這麽呲打,心裏很不稱意,便轉過頭來,似笑非笑看著和妃道:“妹妹喜愛仗義執言,那下回萬歲爺再有晉封頤答應的決定時,我立刻派人過去知會你。”見和妃臉上悻悻,她傲慢地調開了視線,有些無奈地對太後道,“奴才只是代為掌管六宮事宜,萬歲爺做的決定,哪裏能由奴才說了算。不過話雖如此,奴才並不覺得主子晉封頤答應,做得有什麽出格之處。老佛爺想,尚家早年入宮的姑奶奶裏頭,就算最次一等也是嬪位往上,幾時分派過答應的位分?主子爺這麽做,焉知沒有警醒前朝,一人犯事,滿門遭殃的意思?唉,主子爺還是心軟,雖對福海所作所為恨之入骨,終究念在尚家祖輩聯姻的份兒上。主子爺以仁治天下,這不就是彰顯主子寬厚的佐證麽?”

裕貴妃向來這樣,營造出個善解人意的假象來,善於籠絡主子的心。在座的妃嬪個個對她嗤之以鼻,無奈太後還是願意聽她的。

太後沉思了半晌,敲著膝頭說:“我聽了你的話,再細思忖,似乎是這麽個理兒。尚家銜恩,自大英開國起就頻出皇後,要是往細了說,哪一輩帝王的身上沒有尚家血脈呢。你們主子念舊,辦事也有他的考量,橫豎那尚家丫頭只是個答應位分,寵幸不寵幸的尚且兩說呢,就這樣吧。”

太後一刹火,這件事就沒什麽說頭了,大家都有些意興闌珊的時候,愉嬪道:“奴才瞧著,那頤答應只怕不是等閑之輩。老佛爺想,還沒晉位時候,就已經讓恭妃和怡妃兩位娘娘禁了足,那將來……”

將來簡直要人人自危了!

大夥兒都瞧向太後,怡妃是太後娘家人,難道太後一點兒都不上心麽?

果然太後的臉色陰郁下來,那發了腮的臉頰保養得雖好,也有往下耷拉的趨勢。

眾人一時有些心慌,見太後不稱意,也沒人敢再說話了。等了好一會兒,才聽太後道:“今兒不過給了個答應的位分,你們就蛇蛇蠍蠍如臨大敵,要是一氣兒晉封了貴人,晉封了嬪,你們又怎麽樣?”一面說,一面掃了眾人一眼,“心胸且開闊些,在這後宮裏頭活著,拈酸吃醋哪裏能得長遠!皇上是大家的,皇上跟前爭寵各憑本事,未見得他不寵別人就寵你,打壓下去一個答應,就能留住爺們兒的心了?”

這話是宮中多年,看透了活著本質的太後的教訓,果真深達肌理,把她們心裏的頑疾診斷了個明明白白。

於是眾人都消停了,知道抗爭也沒用,既然放了恩典,皇上是無論如何不會收回的。

慈寧宮裏這場硝煙,最後還是悄無聲息地散了,翠縹攙著裕貴妃往回走,裕貴妃望著瀟瀟的藍天,哼笑道:“她們也怕萬歲爺,哪個不是在主子跟前裝得溫婉可人,哪個又敢直上禦前叫板?不過背後在老佛爺跟前使勁兒,我瞧著她們,真是好笑。”

翠縹說是,“所以主兒大可不必和她們一般見識,如今管理六宮的權柄在主兒手上,只要她們不犯事,百樣俱好,可要是不消停,饒是怡妃那樣在太後跟前得臉的,還不是說罰就罰了。”

貴妃聽了,淡然笑了笑,皇上和太後這點上確實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倒是從來沒有在那些嬪妃們面前駁過她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