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就是他?)(第3/7頁)

這會兒頤行腦子裏倒空空了,想起那個被廢到外八廟去的侄女,不免有點惆悵。要不然現在領頭接駕的是皇後啊,沒有這番變故,自己正躺在涼風榻上吃甜碗呢,何必站在這裏當戳腳子。事情的起因都打皇帝身上來,她那大哥哥就算貪墨,又何必讓皇後連坐。出嫁了不就是宇文家的人了嗎,最後竟還整了一出與娘家同罪,天家的氣量可一點兒也不大。

反正這皇帝不是個好東西,頤行堅定地想。明晃晃的黃色從她眼前經過時,她愈發垂低了眼睫,忽然對自己立誓要當皇貴妃的偉大志向產生了懷疑。

妃嬪們面見皇帝自然是歡喜的,她們從宴桌後出列,齊齊跪地向上磕頭,“皇上大喜,恭祝皇上福壽綿長,萬壽無疆。”

正大光明殿裏烏泱泱跪倒了一大片,嬪妃們滿頭珠翠,領上壓著燕尾,從高處看下去一個個後腦勺齊整而滑稽。

皇帝轉過身,提袍向皇太後叩拜,“兒子的喜日子,是額涅受難的日子。兒子不敢忘記額涅的不易,給皇額涅磕頭,願天保佑聖母日升月恒,萬年長壽吉祥。”

這偌大的殿宇裏鴉雀無聲,滿世界都回蕩著皇帝的嗓音,趴在地上的頤行聽著那語氣聲調,奇異地覺得有點熟悉。

皇太後忙起身,將皇帝攙了起來,笑道:“好孩子,娘知道你的孝心。快坐下吧,她們等了半天了,要給你賀壽呢。”一面向下吩咐,“你們也起來吧,好容易你們主子來了,大家一處說說笑笑,給你們主子助興。”

眾妃嬪齊聲應是,由邊上宮女攙扶起來,頤行也麻溜站起身,預備著時候一到,往宴桌上運菜。

直到這時候,她才趁亂往上首的地屏寶座上瞄了一眼,她站的地方恰是皇帝斜對過,看不見全臉,但那側臉的模樣,就已經夠她咂摸一陣子了。

多年前那個站在墻根兒亂撒尿的小小子兒,就是他?長遠不見,原來長那麽大了!

白凈依然是她記憶中的白凈,甚至拿善常在的腦袋來對比,一個是剝殼荔枝,另一個是沒褪皮的荸薺。至於說話的聲氣兒,比之十年前當然有改變,中氣足了,有帝王威儀了,但溫和還是一如既往的溫和,不知道他雷霆手段的人,還真以為他是早前那個知道害臊的男孩子呢。

就是……說不出的古怪,十年前的記憶,能殘留得那麽鮮明嗎,頤行總覺得昨天見過他似的。可細想之下又不應該,人家是皇帝,自己連六宮的門檻都沒入呢,上哪兒見他去。

不過要是把那下半張臉遮擋起來……頤行只顧瞎琢磨。

冷不防上首一道視線向她投來,嚇得她舌根兒一麻,頓時什麽想頭都不敢有了。

大殿之上視線往來如箭矢,皇帝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六宮嬪妃敏銳的觀察,即便只是一個眼神。

萬歲爺瞧那位老姑奶奶了!眾人心頭“咯噔”一聲,各自都有各自的考量。

裕貴妃這時候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笑著說:“大夥兒等了主子爺這半晌,太後也不曾正經進東西呢,依著奴才瞧,壽宴這就開了吧,主子先解解乏,再瞧瞧眾位妹妹給您預備的賀壽禮。”

皇帝是個內秀的人,大庭廣眾下絕不落人半點口實,視線短暫停留片刻,立即從老姑奶奶身上挪開了。也沒什麽話,只是微微頷首,裕貴妃便示意總管太監,可以上熱菜了。

劉全運站在大殿一角,揚起兩條胳膊雙手擊掌,殿外源源不絕的各色精美器皿運送了進來。

宮裏位分和等級是看得極重的,皇帝和太後的桌子在上首,兩掖是貴妃、三妃,依次往下類推。頤行伺候的這桌是和妃帶著永貴人,永貴人是嬪妃裏年紀最小的,看樣子才十四五歲光景吧。女孩子這個年紀上頭,差一歲都顯得真真的,永貴人還是一副孩子氣兒,對和妃的貓也尤其喜歡,因此即便不在一宮住著,她也愛同和妃湊作堆。

和妃呢,實在不喜歡帶著個孩子,但瞧永貴人年輕好揉捏,且今天的宴會上尚有可用之處,便熱絡地將她留在了一張膳桌上。

頤行給她們排膳時,永貴人還把貓攏在腿上,小聲說:“和妃娘娘,我給窩窩做了兩件坎肩,打了個項圈,明兒讓人給您送過去。”

一個惦記給貓做衣裳打絡子的孩子,究竟是怎麽晉位的?這皇帝實則不是個人啊,讓頤行好一陣唾棄。

和妃潦草地應了,“虧你還記掛著一只貓。”

永貴人討好地說:“我就喜歡貓。等將來窩窩下了小崽兒,送我一只成嗎?”

和妃無情無緒地把目光調向了皇帝的方向,“窩窩是只公貓,不會下崽兒。”

那廂裕貴妃已經忙不叠向皇帝敬獻賀壽禮了,她獻的是群仙祝嘏緙絲掛屏,展開了請皇帝過目,笑道:“這對屏風上頭繡像,是奴才的繡活兒,自上年萬壽節起第一針,到今兒正好繡完。其上九十九位仙人,用了九十九色絲線,祝願我主江山萬年,丹宸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