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黃老之學(第2/3頁)

他應該是屬於道家,畢竟他的哲學理論通篇都是在鉆研老莊,講究修身養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政治觀點也都是修養生息,無為而治。可是他又非常的精通軍事理論,你能想象一個道家的學者帶著軍隊作戰嘛?儒家可以,法家可以,墨家可以,唯獨道家,想想老子騎著牛帶著軍隊沖鋒,就是有別樣的違和感。

而他的書籍裏的目的性非常的強烈,帶著致用的思想,有養生、方技、數術、兵法、謀略等等,具有極強目的性、操作性……他的學說裏有著儒家,墨家,乃至法家的影子,趙括忽然有些醒悟,難不成,這人是屬於黃老道家?

“您的書籍,包含萬物,您有著這樣的才華,卻為什麽要居住在野外,不肯來幫助天下的人呢?”趙括皺著眉頭,看起來有些生氣,趙括是真的很生氣,這位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其他領域,都有著不錯的成就,而且,他這種修養生息的觀點,也非常的符合戰後的天下,可他為什麽不肯出點力,為什麽如此自私的藏在深山之中呢?

老人搖著頭,感慨道:“並非是不願,而是不能啊……”老人擡起頭來,眼裏滿是無奈,他說道:“先前的亂世,各國互相征戰,不能避免,誰又願意施行這樣的政策來安撫百姓呢?而如今,天下統一,可是秦國的制度苛刻,讓秦國放松對地方的管理,讓皇帝無為而治,這可能嘛?”

“當今的皇帝,我雖不曾見過他,可是從他的舉動,我能看出他是什麽樣的人,他絕對不會願意的……”老人說著,眼裏卻沒有半點的失落,他有著一肚子的才學,只是,是不逢時,在如今的時代,他的知識卻沒有絲毫的用武之地。好在老人也並不生氣,他說道:“不過,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我如今雖然沒有像您那樣為天下而忙碌,可是我過的卻很愜意,每一日自由自在,沒有敵人謀害我,沒有繁雜的事情來煩我,況且,我自己會死掉,可是我所鉆研的東西卻不會消失,總有一天,會有人拿起我的書籍,來治理這個天下,到那個時候,老夫也能為這個天下做些事了,不同的只是比您晚了些而已。”

趙括聽聞,心裏又忽然敬佩起對方的豁達,不愧是鉆研老莊的人,若是其他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只怕每天都是喝酒消愁,寫出無數不受重用的詩歌之類的,而這位老人卻不這樣,他每天都在山林之中享受著自己的人生,思索哲學,書寫精彩的文章,想要給這個天下留下一些東西,如今不能用,未來未必不能用。

這樣的心態,的確是碾壓了後世的一些不得志的文人。這位也是一個妙人啊,趙括不在執著與他是否出仕,因為他說的沒錯,讓秦國不要幹涉百姓的正常生活,就已經很難了,讓他們放任百姓自由發展,大概是不太可行的,法家在秦國占據主流,他們可不會允許,再說了,始皇帝的性格,就不是一個能無為而治的人。

嬴政與歷史上的樣子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他沒有再殺死各國的王,也沒有羞辱他們,沒有將六國百姓當作被征服者來看待,更沒有歷史上的肆意妄為,對儒家選擇半妥協,沒有燒書,沒有動用各地百姓來做大工程……即使如此,嬴政骨子裏的一些東西還是沒有改變,無為而治?不存在的!

若是在扶蘇登基,這一切反而可能實現。扶蘇的功利心,或者說對成就沒有那麽的著迷,他更加希望看到天下富裕,百姓安樂的場景,在那種情況下,他選擇黃老學說來恢復民力,趙括是完全不奇怪的。趙括就將話題從老人本身延伸到了他的學說上。談起了學說觀點,老人就有些激動了。

老人的學說和趙括的學說既有重合的地方,也有沖突的地方,在談到該讓百姓休息,給與他們足夠的修養時間,減輕稅賦徭役之類的時候時,兩人猶如親兄弟,恨不得握著對方的手,知己難尋,可是當他們談論起了無為而治的時候,兩人就出現了很大的分歧。

“百姓不能自己來管理自己,若是百姓們能管好自己,那還要廟堂有什麽用呢?廟堂服務於百姓,修建道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這些組織,管理都是廟堂所擁有的權力,按著您的說法,天下百姓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只管著耕作與紡織,那社會還能發展起來嘛?若是沒有廟堂來執行自己的職能,百姓們又如何能過上好日子?!”

“道家有種學說,我將其稱為無廟堂主義,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錯誤的!”趙括指著面前的老人嚴肅地說道。

“社會的推動在與人本身,並非是廟堂,人自己的發展同時就能帶動社會的發展,沒有過多的幹涉,百姓過的富裕了,自然就會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至於您說的廟堂的職能,我只能說,無為並非是沒有作為,只是不多幹涉,像徭役,稅賦,戰爭,工程這些……您這是偷換概念,將減少幹涉稱為不幹涉,您本身的論點就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