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二聖

始皇帝二年,末。

新制度已經完全公布,各地都開始更改爵位,以前的爵位不會再被賞賜下來,可是原先有爵位的人也都保留了自己的爵位,並沒有被廢除。趙括的改革,直接改變了秦國的國本,秦國的百姓不能再參與戰爭,無法再從戰場裏得到爵位,嗯,或者說,他們必須要先成為常備軍隊,才能獲得軍事爵位。

而如今,他們想要獲得爵位,就只能通過其他辦法,要麽搞農桑,要麽去當匠人,要麽就是去求學當官之類的,趙括將職業的限制給打破了,在從前的秦國,籍貫上有一列是表明這一家屬於什麽戶籍,例如你戶籍是匠戶,那你就安心的去做匠活,如果你敢去經商或者耕作,就要遭受懲罰,不同職業是不能互串的。

趙括覺得這個不利於發展,從前的秦國之所以這麽規定,就是為了各司其職,為了讓秦國能變成一個整體來發展,可是如今天下太平,沒有戰爭,趙括就想著要更多的為百姓所考慮,百姓們耕作之余去做點小買賣,去做幾個農具,或者將家裏的絲拿去賣,這有什麽問題嗎?

反正趙括是覺得沒啥大問題,就讓百姓們自己慢慢發展吧,不要剝奪他們的生計,只要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就可以了。

而接下來,當然就是對律法的整頓,趙括下決心,要廢除那些只適合在戰時的律法,而談及律法,自然是無法避免韓非,如今的韓非貴為右丞相,在百官之中,地位只比李斯要低,嗯,如果不算趙括這個九卿……應當是這樣的。趙括跟韓非坐在院落內,趙括再一次說起了律法修訂的事情。

韓非沉默了許久,韓非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

從原先的歷史線上來說,他是一個極其復雜矛盾的人,首先,他是一個堅定的法家學派的擁護者,他堅信只有以嚴肅的律法才能治理好國家,歷史的經驗告訴趙括,韓非的堅持是正確的,法律的確是一個國家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只是鼓勵,而律法是必須要被執行的。

可是,韓非的思想裏卻又有一些申不害的學說,申不害也算是法家的人物,而且,這個人對韓人的影響的確是很大,這讓韓非變得好君王權術。怎麽說呢,韓非既希望一切都在律法之下被執行,卻又希望君王能警惕身邊的人,不要相信他們,必要時候甚至可以越過律法來處死這些大臣。

這有些矛盾,因為君王這樣的行為就是在踐踏律法,律法服務與君王,還是君王服務與律法呢?

第二個矛盾點來自韓非對平民百姓的態度,韓非堅決的認為不能對百姓太好,不能慣著他們,不能讓他們知道太多,不能讓他們自己來思索,要牢牢的綁住他們,要讓他們完全服從……可是,韓非卻又認為應該施行很低的稅收,減少徭役,不要讓百姓疲憊,要讓他們吃飽喝足穿好。

這也很矛盾,是為了讓百姓過的更好而制定制度,還是為了制度的執行而讓百姓過的更好?

第三個矛盾點來自韓非對韓國的態度,首先,韓非是堅定的統一論擁護者,他認為天下苦於戰爭,應當被統一,可是韓非心裏又對韓國念念不忘,甚至給秦王說出統一天下的時候,都沒有制定對韓國的討伐辦法,這最後導致他被秦王所猜忌,因為陷害而死在了牢獄裏。

如果說荀子的魅力來自他的那種自信,韓非的魅力肯定是來自他的復雜,這是一個永遠都在矛盾裏掙紮著的人。

而遇到趙括,卻放大了他身上的矛盾,讓韓非變得更加復雜,卻也讓韓非找到了一些答案,在原先,他曾提出的幾個問題,趙括都有解釋,律法至高無上,君王也應該要服從律法。百姓是國家的根本,一切制度都是為了百姓。大一統是必須要施行的,不能遲疑。

韓非認同老師的說法,可是這也不能阻止韓非對自己的思考,韓非在這樣的答案下,又進行了自我辯論,寫下了很多的名篇,包括律法精神,君王論,國與民論,這些東西已經足夠讓韓非超過自己在原本歷史上的地位,卻因為他鉆研的這些東西太過繁瑣,導致能看懂的人只有寥寥幾個,這也將韓非捧到了法家聖賢的位置上。

趙括最終還是教出了一個法家的弟子,可是趙括並不生氣,韓非就是這樣的人,倔強,固執,他會學習知識,可是他有著自己的見解,想法很難被他人所左右,作為一個二十歲出頭就開始想著治理韓國,並且提出了一系列制度的年輕人,他的聰明才智,是沒有人可以壓得住的。

荀子不行,趙括也不行,韓非只是將他們變成自己知識的來源,卻不會盲目的聽從他們的學問,他,是一個懂得自我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