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2/3頁)

趙括所想的當然就是兵役制,也是效仿後來,他將二十等的爵位分割出來,剛參與軍隊的士卒為公士,只要成為士卒就能得到,在公士的基礎上,又安排上造,少更,五大夫,公乘,庶長,中更,上造,關內侯,徹侯。將二十等爵位,簡化為十等的軍銜,也就是說,以後,並非是所有人都能擁有這些爵位,只有將士們才能擁有。

而爵位的賞賜也改變了,從直接賞賜土地和錢財變成了增加待遇,因為是常備軍隊,是要領取薪水的,原先趙括是想要直接沿用少尉少校之類的,可是最終他還是決定選擇這個時代所能輕易接受的。將軍功制度簡化之後,就有了一個大問題,那如今的這些軍功貴族該怎麽辦呢?

趙括不會發瘋的想要剝奪如今的軍功貴族的爵位,那會引發非常可怕的混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繼續擁有……直到他們立功,再按著他們原先的級別上升到下一級的新爵位上。將軍功制從百姓身上剝奪後,接下來就是對普通百姓們的爵位,對耕作的百姓,是否也要設立爵位呢?

秦國最多的就是農民,冒然的將他們從將士行列踢出去,會不會產生什麽影響呢?會不會打消他們的耕作積極性呢?會不會有大批農民都不願意再從事耕作?對他們還是設立一個目標,哪怕起到一個暫時的安撫作用也好,在這樣的想法下,趙括親自為農民設立三級爵位,其中包括簪裊,農大夫,大夫,少造這四級的爵位。

通過努力耕作,產糧非常多的,改進農業技術的,或者在農業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都可以爵位,而爵位的好處就是給出一些補償,例如可以免除徭役等優待。這足以起到激勵的作用。在農民之外,當然還有匠人,還有醫官……趙括覺得,自己這樣弄下去,秦國就要變成一個網遊類社會了。

不同的職業都有不同的等級,然後百姓們努力的打怪升級。可是趙括也沒有別的辦法,對習慣了這樣升級的秦國百姓而言,若是自己直接廢除所有等級,下令人人平等再也沒有等級,這會弄出大麻煩,況且,人類社會本來也就是如此……趙括只是給與了一個明確的概念而已。

趙括在繼承軍功制的前提下,又破壞了秦國的軍功制。他當然不敢直接就去執行,還是要找呂不韋來一同商談,詢問他是否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秦國在完成了一王天下的壯舉後,第一件事就是在各地設立更多的郡縣,因為沒有齊魯儒生們高呼著分封制,故而郡縣制是很快就推行了下來。漢初貧窮,故而設立諸多小國,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秦國可一點都不貧窮,糧食堆積如山,甚至修個長城,馳道,再加個皇陵,順便討伐個匈奴和南越都卓卓有余。

他不需要諸侯國來妨礙自己,也不需要讓各地的人自己來管理自己,而秦國控制的地區太大,使得政令的傳遞變得有些困難,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卻不是很簡單的。趙括曾提出可以用信鴿來傳遞書信,只是趙括不懂得如何培育信鴿,他所做的只是說自己曾聽說過古人可以用信鴿來傳遞書信。

趙括無論說什麽,總有人想要嘗試一下。

秦國的官吏從鹹陽出發,趕往秦國……不,趕往秦朝各個地方,他們在各地推廣秦國的律法,普及秦國的知識,秦國的這些,對各國百姓而言,都是陌生的。當百姓們不必打仗了,當然也就需要寬松一些的氛圍,趙括就過去找到了李斯。並且將心裏的很多想法都說了出來。

“允許百姓們自由的出行,減少律法對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不要坐在一起聊個天都被抓進去……”趙括所想塑造的一個相對寬松的氛圍,秦國的百姓們活得太像士卒,生活都像是在完成命令,衣食住行一切都要按著嚴格的制度來執行,這大概是對人的一個巨大壓迫,這不利於社會的發展。

他們不是機器上的齒輪,他們都是人,人是有著無窮潛力的,而齒輪則沒有。

趙括想要做的事情忽然就變得多了,比起從前,他似乎要更加的忙碌,不過,趙括還是要給自己找點事來做,他受不了太過清閑的時日,他這一生都忙習慣了。在這一年,趙括又在鹹陽設立了第一所的中學,這是給那些即將在小學畢業的學子們所準備的,趙括親自設立了畢業的考試以及升學的考試。

小學只是啟蒙教育,所召集的老師只需要能讓學生認字就好,可是中學就不同了,在趙括的心裏,中學將來會成為秦國重要的人才基地,官吏培養機器,以後要取代學室的,故而,趙括對中學老師的提拔是上了心的,他找來了在鹹陽的一些老官吏,甚至是找到了一些學派的弟子們,來負責中學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