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2/3頁)

這一年,秦王賞賜了南郡太守辛梧,並且要求各地的官吏們行仁義之風,善待治下百姓,推廣道德教化……秦國的群臣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些,仁義道德,這是很好的東西,可是秦國官吏的眼裏大多數時候都是冷冰冰的律法,道德教化之類都是儒家掛在嘴邊的,他們向來不以為然。

面對秦王的命令,他們還是無奈的執行。

辛梧的上書被分發到各地的官吏手裏,這上書就是告訴官吏們該如何“仁義治政”的,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如何在民間推廣道德,優先收取有道德的人進入學室,給那些敬業的人,鄉野裏有名望的人,對孝順父母的人,給與物質上的獎賞。

其實趙括一直都在思索為什麽漢朝與秦朝的區別,兩者的優劣,在成蟜說出地方的問題後,趙括再次動筆,這一次,他寫了很久很久,趙括所寫的文章,是關於秦國最大問題的,關於漢朝為什麽能繼承秦國的制度而不早亡,是有著很多說法的,可是親自生活在這個時代的趙括,卻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秦國過量的發揮政府作用,將鄉裏父老等鄉賢的活動空間極限壓制,這導致百姓們對秦離心離德,秦的政府體系裏不包括百姓,治理與百姓是斷裂的,趙括認為,秦國對基層的控制是不足的,這樣的說法看起來很荒謬,因為秦國的基層制度的完整是有些離譜的,他什麽都想管一管,什麽都要限制。

可是秦國的這種基層制度,對基層的掌控力卻只是在人身方面,而在思想方面卻是空缺的。秦國懲罰犯罪的百姓,要求他們如何如何生活,卻唯獨不肯告訴他們為什麽要這樣生活,為什麽不能犯下這樣的罪。趙括想要將百姓融入基層體制內,他想到了一個官職,也就是所謂的三老。

鄉三老是劉邦時期所完善的,三老並非是官吏,他們是百姓,可以說是百姓的意願代表,他們負責教化,勸導鄉裏,助成風化,三老的主要職責為教化鄉民為善,從思想上控制百姓,也算是一種民間自治,因為他們還得協助賑災之類的,可是這種自治會削弱官府的掌控力嗎?

不,這不會,因為三老是地方上有德行的人,任免三老的權力在官府手裏,也就是說,官府可以通過任免權來達到控制民間風氣,教化向善的目的。趙括急著做這些,就是為了讓地方百姓能擁有一個共同的道德觀念,這對秦國有著巨大的好處,可以增加王朝的向心力,而國家的穩定,也會讓百姓受益。

同時,這樣的制度能改變那些不良的風俗,能讓百姓們知道是非,能增加華夏文化圈的凝聚力,以此來形成一個統一民族觀念。

這些東西是非常重要的,秦國在後來總是挨罵,主要就是他並非是仁義之國,漢朝至少在名義上,是一個仁義之邦,整個國家的氛圍都是“重德”,從君王到百姓都是如此。秦國並不在意這些,只是用法律的框條來束縛住百姓而已。趙括用了一段時間,完成了自己的教化理論,隨即上書君王。

秦王看到趙括的上書,是有些懵的。因為地方推行三老制和孝悌制,貌似與秦國如今的治政理念有些沖突,秦王向來就不太喜歡儒家,儒家整日提倡這些東西,在他看來都是虛的,儒家每天都將仁義道德掛在嘴邊,父親從不主動說這些,可是看他們所做的事情,到底誰才是仁義君子呢?

可是怎麽連父親都開始主動的提這些東西了?

不過,趙括在上書裏,也是將自己的想法給提了出來,包括國家氛圍,民族精神,道德教化之類的,這似乎還是有些道理的,於是乎秦王就叫來了群臣,開始商討所謂的三老制,秦王剛剛開口,李斯便激動的站起身來。因為李斯腦海裏同樣有著這樣的想法,與趙括不同的是,他是希望能在縣裏施行三老制,讓地方有名望的人幫助官吏們治政。

這是為了打消百姓們對秦國的抵觸,通過這些有名望的人的幫助建立秦國對地方的控制。

趙括想的更多,他是直接想將這種制度推廣到鄉裏之中,讓他們承擔道德教化的職責,不只是負責協助官吏,還有著更大的權力,解決鄰裏糾紛,承擔祭祀,安葬等事務……李斯開口說道:“三晉之地,因為剛剛被統一,故而心裏存在著抵觸,我們的官吏也並不充足,如果直接征當地有道德有名望,認同秦國的老者來推廣教化,這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哪怕只是讓他們教化百姓,讓他們歸心秦國,減少他們心裏的抵觸……這帶來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我贊同武成侯的觀點!”

秦王點了點頭,的確是如此,大一統後最難的問題就是這個歸屬感,若是推行三老制,選擇那些影響力巨大,心向秦國的人來幫著安撫地方,這的確是一件好事。可是也有人表示了反對,反對的原因還是三老制會影響官吏的工作,百姓們怎麽能自己管自己呢?他們來解決鄉裏糾紛,那不是違背了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