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該給他們什麽爵位呢?

“請問怎樣治理國家?回答說:對於賢能的人,不依級別次序而破格提拔!對於無德無能的人,就應該片刻不留立即罷免!對於元兇首惡,不需要教育就可以馬上殺掉!對於普通民眾,不靠行政手段而進行教育感化。”荀子放聲地說道:“我所知道的治理國家的道理,是君王通過有道德的君子來治理國家,是不通過強權而通過感化來統治百姓!”

“您說的真是荒唐!”

“現在如果按聲譽選用人才,那麽臣下就會背離君主而在下面緊密勾結!如果根據朋黨的關系來推薦官員,那麽老百姓就會致力於結黨勾結而不求依法辦事。以虛假的名聲為依據獎賞,以誹謗的流言作為依據施行處罰,那麽喜歡獎賞而厭惡處罰的人,就會丟掉國家法定的職責,玩弄個人手段,互相包庇利用!”

韓非不理會荀子的憤怒,又繼續說道:“您說要通過有道德的君子來治理國家,這些有道德的君子,不過是有虛假的聲譽,像我老師這樣的人,我還沒有見過第二個呢!我所看到的其他的君子,都是沒有實幹的才能,喜歡以虛假的名聲來博取君王的賞賜!”

“我所知道的趙國,趙國曾有老師,信陵君,信平君,虞卿,董成子等人,他們哪一個不是您所說的君子呢?”

“所以聖明的君主用法制來選拔人才,不憑自己的意願來用人。按法制來考核臣下的功績,而不靠自己的主觀來推測。有才能的人不被埋沒,壞人壞事無從掩飾,徒有虛名的人不能進用,遭受誹謗的人不被免職,那麽君主就能明辨臣下的功過是非而國家就容易治理,所以君主依法辦事就可以了!”

荀子冷哼了一聲,又說道:“正是因為趙國的事情,我才這樣說啊。”

“對那些帶著好的建議而來的人,就用禮節對待他!對懷著惡意而來的人,就用刑罰對待他!這兩種情況能區別開來,那麽賢能的人和無才無德的人就不會混雜在一起,是非也就不會混淆不清。賢能的人和無才無德的人不混雜,那麽賢才就會到來!是非不混淆,那麽國家就能得到治理!”

公孫龍搖著頭,說道:“你們說的都不對。荀子說的是以有道德君子來治理國家,韓非說的是以法治來治理國家,這是我們所說的治國的概念裏的‘君王依仗’分類,君王應該憑借什麽來治理國家,我所知道的道理是:任命有聲譽有道德的君子和以制度來提拔有才能的官吏,這並不沖突,這兩件事的目的是讓國家強盛,彼此不矛盾。”

“這是可以相互分離的事情,君王可以任命那些有才能的君子來執行這件事。這麽一來,一個化為君王用人的概念,一個化為國家選拔人才的概念,彼此分離開來,就不必互相詆毀,可以同時進行。”

趙括搖著頭,說道:“墨子說:譬如要使一個國家的善於射禦之人增多,就必須使他們富裕,使他們顯貴,尊敬他們,贊譽他們,這之後國家善於射禦的人就可以增多了。如果君王想要讓國內可以治理國家的賢才變多,那就要尊敬賢才,教育是基礎,教育是能培養出更多賢才的。”

“秦王免去學室弟子們的稅賦徭役,培養出了很多的官吏,因此官吏制度的根本還是在與對官吏的重視和對教育的重視。”

“荀子說要任命仁義的君子來擔任官職,那這個仁義的君子的定義,我們可以談論。子路說: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以殉,但管仲卻沒有死。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說: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盟會,不用武力,都是管仲出的力。這就是他的仁德!這就是他的仁德!”

“有仁義的人未必就是道德之士,仁義是體現在他的舉動上,拿我自己舉例,天下人都說我是仁義的君子,可是我沒有能消除天下的戰爭,也沒有像管仲那樣擊敗胡人,如此看來,李牧才是超過我的真正仁義的人!我不知道荀子所說的仁義的道德君子是否就是孔子所說的這樣。”

“若是這樣,韓非所說的按照制度不偏袒的對待大臣,提拔其中有政績的人,跟荀子所說的是同一件事情。”

“莊子說:天下大亂的時候,賢聖不能明察,道德規範不能統一,天下的學者多是各得一偏而自以為是。就像耳口鼻都有它的知覺功能,而不能相互通用。就像百家眾技一樣,都有所長,時有所用。即使如此,但不完備又不普遍,是看問題片面的人。各家學說未必就是互相敵視的,若是能互相通用,後人就不會像莊子所說的看不到真正的大道了。”

秦王乖巧的坐在地面上,看著面前的四位大學者爭執,荀子講究仁政,在君王治理國家的方面,就是任用有道德的人,有才能的人。而韓非更多的提倡法治,他希望通過律法來規定所有的事情,而不是靠什麽賢人,武成君的才學實在讓人敬佩,他似乎精通百家之學說,總是用墨子,孔子,莊子等多派的學說來跟他們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