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溺殺(26)(第4/9頁)

現在兩人都找借口不來,可見平時也沒把蔣元娘放在眼裏,根本談不上尊重。

“沒事沒事,反正我也不慣應酬。大姐夫,來都來了,快上酒菜來。”謝青鶴穿著皮毛衣裳都覺得冷,很難想象蔣英洲是怎麽活到這麽大的,以前冬天怎麽沒把他凍死?

蔣元娘也顧不上跟繼子們置氣,性命攸關,她去廚房盯著給弟弟吃的飯菜去了。

李家中午原本要團年吃飯,因謝青鶴突然到訪,李家兩個少爺都不肯去應酬,兩個少奶奶也樂得在自家小院對付一頓。只是聽說謝青鶴要留下過年,少爺少奶奶們都不樂意了。

年夜飯要年年有余,那是留給來年自家吃的。跑來個外人吃自家的飯菜,兆頭就不好了。

李家是做生意的人家,尤其迷信此事,李大郎和李二郎都非常憤怒。

但凡有條理知禮數的人家,已然成年的繼子都不好往填房太太的屋子裏跑,總得避嫌。

可是,李家的兒媳婦不願意沖鋒陷陣去懟繼婆婆,就得兒子自己出面對付繼室太太。李大郎還端著長子的體面,李二郎就管不了那麽多了,仗著自己“小”,沖進蔣元娘住著的院子就是一通排揎。

“太太做事好沒道理,幾時見過捎帶著娘家兄弟到夫家過年的道理?三十晚上一家團聚,座上都是李家人,這突然出來個姓蔣是要去哪裏坐?單開一桌嗎?就想著吃姐夫家吃上癮了不成?”

“人說正月裏走親戚,那也是女子回門,斷沒有吃到出嫁女的婆家去的,您看看家裏兩個兒媳婦,做太太的竟不如媳婦懂事?想來是太太如今還沒有生下個一兒半女,心思還在娘家。不像您兩個兒媳婦,生了李家的種,在李家紮了根,才是正兒八經的李家人……”

蔣元娘嫁入李家多年,始終沒能生育,她為此吃了不少藥,拜了不少佛,只恨自己福薄。

婦人出嫁之後,若不能誕下與丈夫有血緣關系的孩子,就始終不能在夫家紮根。對夫家來說,媳婦永遠是外人。只有成了夫家孩子的母親,婦人才算是真正有了倚靠。

李家大郎二郎,兩個兒媳婦,次次都拿這事諷刺蔣元娘,蔣元娘也無法反駁。

沒有孩子,就是外人。有了孩子,才是一家人。

往日蔣元娘聽見這個話題,每回都要難受許久。今天卻有些慶幸,幸虧沒有孩子。

若是有了孩子,丈夫要殺弟弟,她該如何自處?為了弟弟與孩子父親反目,孩子何其無辜?為了孩子任憑丈夫謀殺弟弟,那可是……與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啊!

如今沒有孩子,就不必考慮這種傷人倫的問題,蔣元娘心中竟有一絲怪異的爽快。

她正在跟謝青鶴說油紙的事。提醒弟弟在李家也要注意安全,不要掉以輕心。

謝青鶴“接受”的速度之快,蔣元娘都懷疑他是不是沒聽懂。

姐弟倆正在艱難地溝通,窗外李二郎叫囂得也足夠響亮。李家是商戶出身,家裏院子也不敢修得太大,恐防僭越。李二郎在院子裏叫罵,隔著一道窗,屋裏聽得一清二楚,就似李二郎站在面前。

“大姐姐,這樣猖狂的便宜外甥,我本該馬上就幫你打死。”謝青鶴抱著火盆不放,衣服上蒸騰起裊裊濕寒之氣,他說話慢騰騰的像是一只冬眠初醒的黑熊,“只是天氣實在太冷了。”

蔣元娘只當他慫,也從沒指望弟弟給自己出頭,還挺害怕屋內姐弟說話被李二郎聽見,叫李二郎繼續發飆。她壓低聲音,悄悄地說:“哪個叫你出氣了?咱們不與他一般見識。他……”

一句話沒說完,就看見謝青鶴飛快地掀開窗戶,哐當一個火盆砸了出去。

蔣元娘看見謝青鶴端起火盆,看見謝青鶴開窗,看見火盆飛出去……她看見了一切,卻驚呆在當場,無法整合這一切信息連起來代表著什麽。

火盆中的柴炭在飛速擲出的過程中飛散,兩根燒紅的木炭正中李二郎的棉袍下擺,馬上就燒穿了幾個洞。李二郎的反應和蔣元娘一樣,看見了一切,就是沒法兒相信發生了什麽。

直到炭火上身,他才如夢初醒,嗷嗷叫著往旁側躲閃。

這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摔在他下擺上的兩根炭條已經把他的棉袍燎開,有小火苗竄起。

站在門口的丫鬟打從李二郎過來罵人時就在裝死,這時候才急急忙忙上前,幫著李二郎撲火拍灰,嘴裏哎呀哎呀叫個不停。

謝青鶴怕冷風灌入,早就把窗戶放了下來,隔著窗戶說道:“你要不服氣,進來打架。”

李二郎已經被砸懵逼了,看著四散的柴炭後怕不已。這要是砸到臉上,豈有好的?

平時蔣元娘不招惹他,他尚且要尋釁諷刺蔣元娘兩句,這回謝青鶴砸到他身上了,他也顧不上什麽禮數了,陰著臉往蔣元娘的屋裏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