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5頁)

這一路上他都悄無聲息地幫著伏傳聚攏雲氣,否則伏傳哪能飛得這麽輕松?

拒絕伏傳的建議之後,他拍拍伏傳的腦袋,是以伏傳專心駕乘飛鳶。伏傳才把腦袋扭回去,沒多久又忍不住轉過頭來。因為,謝青鶴並沒有閑著!

謝青鶴將兩個瓷杯放在飛鳶的手竿上,先在杯子裏放了兩個桂花糖,再將甜梨漿倒進去。

伏傳頓時不敢隨便搖晃飛鳶了。

——這要是晃一下,大師兄的杯子就掉下去了!

高空中空氣稀薄、寒冷如冰,謝青鶴的甜梨漿很快就凍起了冰渣。

伏傳忍不住問:“這是什麽?”

謝青鶴很熟悉這類話術。這是什麽=我要喝。

“到飛仙草廬就差不多得了。”謝青鶴說。

伏傳便有些失望。飛仙草廬才能做好,那就是給師父的孝敬唄!只得兩杯,肯定沒我份兒了。他咂咂嘴,剛才大師兄已經灌了一嘴甜漿,雖然沒有冰渣,味道也還不錯吧。

飛鳶踏入寒江劍派境內,馬上就有外門弟子察覺,響箭此起彼伏地射入高空,彼此傳訊。

寒江劍派對飛鳶的管理很嚴格,從飛鳶寮出去就得從飛鳶寮回來。不受此約束的只有內門弟子。

然而,自束寒雲以下,內門弟子也很少自己帶著飛鳶到處跑,回山之後把飛鳶往飛鳶寮一扔,自然有外門弟子負責養護打理,何樂不為呢?伏傳有樣學樣,也是把飛鳶寮當停車場。

這回有謝青鶴指點,伏傳直接把飛鳶驅往飛仙草廬,差點掠過那片草廬屋頂。

謝青鶴哭笑不得:“停在草廬下邊。”

這一次低空飛掠已經驚動了草廬裏潛修的上官時宜,老人家挽著袖子皺眉走了出來。

伏傳有點著慌,七手八腳地把飛鳶按在半坡上,謝青鶴端起兩只浮著薄冰的梨漿瓷杯,先給了伏傳一杯:“嘗嘗?”

伏傳正在收拾飛鳶,冷不丁接著一杯甜漿,受寵若驚:“我也有?”

謝青鶴已經扯下了風帽,一步步攀上了飛仙草廬。

適才駕乘飛鳶低空飛掠的是伏傳,上官時宜親手教出來的徒弟,功法相合,極其熟悉。老人家板著臉站在院中,只等小弟子過來,就要訓斥——憑你多大的臉面,也不能在師父頭上動土!

哪曉得才站了片刻,率先走來的不是小弟子,而是看上去滄桑了許多的大弟子。

謝青鶴手裏還捧著涼冰冰的瓷杯,上前先捧給師父:“師父。”

自龍城一別,師徒二人隱有決裂之意。

十一年來,謝青鶴連封信都不曾寫回來,上官時宜不知道他隱居何處,縱然知道也不好去尋他。

上官時宜也是心高氣傲之人,就算他知道自己那件事做得不地道,可是,哪有師父向徒弟低頭的道理?

謝青鶴突然回來,先遞了個杯子來。上官時宜將杯子接在手裏,觸手一片冰涼。

“回來就好。”上官時宜挽住了謝青鶴的胳膊,不使他下拜。看著瓷杯中點點薄冰,眼底也有懷念之色,“這麽久遠的事,我都不記得了。”

上官時宜對謝青鶴的教養最為精心,稱得上寓教於樂。

謝青鶴第一次被上官時宜帶上高空,上官時宜就用杯子裝了兩杯泉水,師徒二人在高空之上暢遊翺翔,痛飲冰雪——那時候謝青鶴年紀還小,小孩兒就喜歡吃冰。

上官時宜不記得自己為謝青鶴做過什麽,謝青鶴卻從未忘記過。

師徒二人僵持了十一年,誰都不肯主動服軟低頭。現在謝青鶴送來一杯冰飲,表示自己從未忘記過恩師撫養之恩,自然是求和之意。

上官時宜不讓謝青鶴下拜,謝青鶴也還是屈膝行了大禮,且不肯起身,望著上官時宜。

喝了這杯冰水,咱們前嫌盡釋。不然,弟子就不起來了!

伏傳含著一塊冰溜溜達達上來時,恰好看見師父將杯中甜漿一飲而盡——

“甜的!”上官時宜胡子都要豎起來了。

謝青鶴聽見了小師弟的腳步聲,這會兒不好跟師父頂嘴,笑道:“年紀大了就愛吃糖麽。”

——他就是故意的。

求和是要求和,低頭也要低頭。但,當年那件事,師父不厚道!

上官時宜不愛吃甜,謝青鶴故意凍了甜梨漿,還在裏邊放了桂花糖,三倍甜!

上官時宜也看見了滿臉狐疑走近的小弟子。謝青鶴不好跟他頂嘴,他也不好當著小弟子的面跟大徒弟拌嘴。一口下去,齁得心肝脾肺腎都要黏住了。幸虧有點冰!他轉身進屋,先去找茶漱口。

伏傳擔心地湊近謝青鶴:“大師兄,您是不是不知道啊?師父不吃甜。”

謝青鶴含糊過去:“人年紀大了,就愛吃甜爛之物。”

飛仙草廬裏正喝茶的上官時宜聽見這句話,氣得砸了一個茶杯:呸!不孝之徒!

伏傳聞聲連忙追了進去,先扶上官時宜坐下,又給他倒了山泉水漱口,再彎腰去撿地上的瓷杯碎渣。收拾地面的時候,伏傳發現,師父摔的是他自己的茶杯。大師兄給師父的瓷杯,一直被師父捏在手裏,這會兒已經放在了茶桌深處——絕不會誤碰摔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