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救駕(第5/6頁)

武梁默了良久。

這事兒吧聽起來似乎程熙沾盡便宜,一個庶子,至少目前是這出身,白得人家一個嫡女,劃算得極。他沒有母家勢力,得了嶽家依仗,將來的路也好走。兄弟單薄,堂親不睦,但只要唐家真心相幫,也不怕將來仕途上孤立無援。

可惜武梁這人,沒法兒象時下的父母一樣,只把對方條件拿出來一掂量,然後就能一手包辦了去。

並且在她心裏,唐家男人能用,和唐家女兒是好人,這完全是兩個天差地別的概念。因著大唐氏小唐氏的關系,對於唐家女兒,武梁心裏先就蹦出一陣抵觸,覺得那裏實在不是個出好筍的人家。門第高,很希罕麽?

想想程向騰娶了兩個唐家女兒,他得過多少依仗相幫呢?只不過外人眼裏,全不自覺的把他劃入唐門一派,官運不旺時,也沒人敢相欺就是了。他有今日,天時地利,加自己努力拼殺得來的。

倒是受過唐家不少氣呢。估計程向騰也不會喜歡和唐家結親。

武梁可從來就沒想過讓程熙步上他老爹後塵,出攤上個世家高門的強勢嶽家,將來因著要看誰臉色過得委委屈屈。——當然,實際上她壓根就還沒想過程熙什麽成親了,嶽家了的事兒,才多大的孩子呀。

總之武梁一聽唐大夫人這提議,下意識的就一陣胡亂琢磨。

他們看中了程熙什麽?為何這般屈尊絳貴?

唐家的女兒應該是不愁嫁的,別說王爺皇子之類的,就是入宮作娘娘,也是夠格的。怎麽卻莫名瞧上程熙了,還這麽不矜持地跟她開口,讓武梁實在忍不住懷疑些什麽。

唐大夫人剛才只說女兒品行端正,那麽長相呢?武梁以前沒關注過唐家的事兒,也不了解唐家的姑娘如何。會不會長相醜陋?甚至缺胳膊少腿兒的拿不出手?韻姐兒她雖沒見過,卻也沒聽說過唐家的女兒有這些明面上的毛病。

所以會是有什麽隱疾麽?不能生養?已非黃花?

再或者是唐家被別的事由所迫?比如有什麽高位的,象親王郡王啥的半老頭子看中了她了,要做個填房立個側妃什麽的,或者是年輕貴公子提親,卻長相裂品行歪讓人瞧不上眼。唐家需要一個借口推托,這才把程熙拉出來擋箭?

武梁腦袋裏跑了會兒馬,忽然又覺得自己想得有點兒多。就算韻姐兒一切都好,相貌周正品行優良,提親是真的看上程熙了,沒有另外的隱情,那她就會答應嗎?

當然不。程熙的親事不該是這樣被當成條件來談的。

正想委婉推托,說程熙的親事她做不了主,得程侯爺拿主意才是,結果還沒開口,人家唐端謹卻已經惱了。

他放下茶盞開口,話裏的火氣便不輕,“算了,姜掌櫃不用為難了,是內人不長腦子渾話亂說的。你家程熙,自然是得更高的門楣才配得上的呢。”

女方主動開口求親這種事,不立即受寵若驚喜出望外滿口答應,那就是一種輕忽與慢待,何況武梁還遲疑這麽長時間。

男人還只是覺得傷了面子,唐大夫人卻是真的替自家閨女拱火。自家女兒那是千好萬好的,全天下的男兒都配不上的,如今要白便宜了你家,你竟然還不情不願的?

她什麽話都不想再說了,那臉色比唐端謹更難看幾分。只意味不明的冷冷“呵”了一聲,就轉身去開馬車的車門。

這是準備要拂袖而去了。

武梁知道壞了,自己表態太慢,傷人自尊了。

她是來拉同盟的,就算無功而返也好過結怨吧,急忙拉住唐大夫人,“夫人且聽我說。”

然後語氣誠摯好一番表白。

說唐家的女兒自是不會差的,唐副統領和夫人如此看得起程熙,實在是程熙的造化。

只不過,我的親兒子,你們的親女兒,無論如何,咱們都想看到他們日子過得好。以我個人來說,結親更圖對方的人好,兩個人能對脾氣相處好,家世門楣反而其次。

韻姐兒和熙哥兒兩個人,認都不認識見都沒見到,能不能脾性相投互生好感?能不能將來攜手過得舒坦開心?這不能靠出身來判定。人和人的相處也太過微妙,感覺那種東西,有時實在勉強不來。有多少怨偶,都是旁人眼裏的佳侶,卻到底過不到一塊兒去。

我不想我的兒子將來和夫人不睦,也不想隨便娶回個所謂門當戶對的高門貴女充門面,操著滿意最好,不滿意隨時給兒子塞侍妾偏房那樣的心。娶進了家門,是要象晚輩一樣疼的。

所以就算程熙的親事她能當家兒,也不會這般草率行事。

當然最後表示既然唐家看得起程熙,那肯定韻姐兒和程熙她會重點考慮。但無論如何,親事定要從長議宜。

唐大夫人原本也就是作態的多,聽了武梁一番話,慢慢氣竟平順了。真心實意只為孩子幸福著想,把門第家世扔過墻,這真象是武梁這種人能說出來的話,能幹得出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