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說服

原本覺得相當有把握的事情,結果並沒敲定,武梁微微有些挫敗。

唐家就是無情無義的投機客,好處不拿手裏,或者明確看到好處,那就沒得談,武梁算是領教了。

若他們能象裕親王一樣,也來個明碼標價,哪怕代價高些,一手錢一手貨能把事兒辦了也好。偏他們要求的條件離奇,拿尚不相識的女子,試圖將程熙套牢一輩子,實在讓人沒法應承。

當然事情也不是全無余地的。既然唐端謹表示願意附議嘛,那她就找個肯提話頭主議的人出來嘛。

這個人選也早就定好了的,並不是因著唐端謹才臨時想到。

當晚,武梁直接去了魯學士府。

那是程家二小姐程向珠的夫家。

大湯立世子的程序,是要由爵爺本人向禮部上表,遞交接班人資料,書面申請。禮部看了覺得符合章程,就轉呈聖上批復的。程向騰申過,禮部沒有回復——那是聖上扣壓了,就是聖上不同意,至少是目前不同意的意思。

那麽按制,程向騰過一陣子,繼續向禮部申請即可。

武梁從來不懷疑程向騰讓程烈承爵的心,所以從來不指望由程向騰上書改立程熙。

可上書這種事兒,旁人無法代勞,沒有資格呀。所以武梁的想法是,既然如此,咱就不走禮部這條道,直接把立世子的事提到朝堂上當眾議去。

雖然有點兒不合規矩,但這事兒反正最終還是皇上拿主意,在不傷著旁人利益的情況下,她不信那些大臣們誰吃飽了撐的去極力反對。只要有人提議,而皇上肯接話,那就能順當議下去。

程家立世子這事兒很微妙,侄子改兒子。程向騰有多想幫著侄子壓著兒子,旁人不會象武梁這樣相信。

大家只會覺得,沒有程侯爺的同意,誰會摻和這事兒呢?肯定是程侯爺為了不棄諾毀信,玩的把戲罷了。

只要大家一旦覺得這可能是程向騰的意思,很可能會賣他面子順水推舟的幫腔說話。

上書只能一人言,但朝堂上大家七嘴八舌,那是誰都可以插一嘴的。唐家幫腔最好,不幫腔,相信程向騰的人緣也不至於就那麽差,沒有旁人替他開這個口。

不管程向騰是怒氣攻心莫可奈何,還是哭笑不得半推半就,都不重要了。到時聖上發一言,連程向騰也不好違逆,也就事成了。

至於為什麽選魯學士魯永迢,自然因為他是程向騰親妹夫,一家人嘛,他出面提,更象是程向騰的授意。

程向珠和程熙的關系一直親密,畢竟程熙是她抱過哄過一路看著長大的孩子。出嫁後,每次回娘家,也一定要過問程熙的飲食起居讀書練功一應事項,至今程熙院裏,仍有個魯府派過來幫忙照應的媽媽。

程熙也時不時的跑去魯府叨撓,熟的跟在自家似的,包括魯永迢,對程熙也相當不錯。程熙有次在外與大孩子扯皮,正好這位學士姑丈路過遇見,上前去護,還被打腫了臉。

武梁回京後,感念程向珠夫婦對程熙的照顧,沒少把淘騰來的好東西,借程熙的手送去孝敬這兩位。

而程烈,生在西北長在西北,和程向珠的關系很生疏。回來後因為程向珠對程熙的偏愛很明顯,加上程老夫人和太後對程向珠的態度就那樣兒,所以大房對程向珠的態度也就那樣兒。

程向珠性子有些直來直去的小烈性,也一向不太馴服於規矩禮儀,誰親誰不親分得很清,很護“自家人”。如果要在兩個侄子中選一個,她沒道理不支持程熙。

程向珠的相公魯永迢是清流一派,當然是新崛起的清流一派。魯家原本也是不顯山不露山的人家,娶了程向珠後,自然的成了如今的親皇派。這些年魯永迢也深得聖心,平日裏不黨不朋,是個純臣。

純臣嘛,純聽皇上話的臣子,日常的心思,肯定也都用來琢磨皇上的心思了。

所以他肯定知道,定北侯至今沒立世子,從來不是因為程向騰無心,而是皇上對程家人至今緊握程家軍的不滿,一直拖著不願意明旨立程烈為世子。

不立程烈而擇程熙,聖上應該沒什麽意見吧?魯永迢應該會故意幫程熙出這個頭吧?

以前在程府裏,武梁跟程向珠的相處還是不錯的。但程向珠成親後,和武梁的來往極少,兩人只見過那麽兩次面。

第一次是武梁請了程向珠,在成兮酒樓敘舊,第二次,就純屬偶遇。

就在成兮酒樓見面沒多久,魯永迢也和一幫同僚來成兮吃飯,覷著空找了武梁說話,直言不諱告訴她,他跟程向珠說了,從小的家教使然,讓他很不喜歡跟外間亂七八糟各色身份復雜的人結交,也勸程向珠不要與這種人多有來往。

魯永迢說:“所以多有得罪了,你只怪我即可。”又交待說,“這事兒她不必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