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探花〔番外三〕(第3/4頁)

皇宮之中,當今天子發出一聲感慨。

許多普通人乃至朝中官員都不知曉的秘辛,包括當年老皇帝昏庸無道,險些致使仙道復蘇、人道衰亡之事,身為天子的他早便一清二楚。

他望著下方招集而來的一眾史官,開口道:“朕欲重修夏史,記往昔英傑人物,國師當居首位,爾等可有疑問?”

聽聞此言,下方史官們個個眼神發亮,臉色因激動而潮紅,為能參與這樣一樁大事而興奮不已,末了,只有人低低說道:“國師大人行蹤神秘,不與世同,許多過往未曾見載於紙筆,臣等只怕難以復原其事跡全貌,多有謬誤。”

皇帝覺得很有道理,微一沉吟,便揮手道:“元氏、蕭氏等,據說當年與國師有所往來,都有後人尚在,爾等可以向他們求證。且皇室藏書閣中,亦有不少當年記載,諸位愛卿可自由出入。”

見史官們面露驚喜,這位天子又笑了起來,語氣輕快:“更何況,世道變了。如今虛靈玉廣傳天下,信息之流通較之以往快了何止千百倍。總有些人家藏有世人都不知曉的隱秘。若是在虛靈玉中向天下人征集史料,或許便有驚喜。”

“這……”眾史官面面相覷。

身為史官,他們相對之下較為保守和傳統,其實還沒有徹底習慣如今虛靈玉中的種種風氣,但這位陛下向來性情跳脫,有種種出人意料之舉,且喜歡求新求變,會有這樣的想法倒也不出意料。

其實當今時代,風氣開化,言論自由,平民百姓也可暢談天下大事。只要不是刻意辱及皇室,都不算大罪。

有些史官甚至心知肚明,這位陛下就是論壇上的一位活躍分子。有時候遇到有人小小抱怨於他,都不過一笑了之。

無奈之余,史官們紛紛躬身應了下來。

很快,虛靈玉“論壇”上就熱鬧了起來。一個帖子迅速躥升到首位。

#聽說了嗎?陛下要修史,國師居第一,如今正全天下搜集國師的史料呢。諸位有什麽能分享的嗎?#

№0:聽聞此消息,在下欣喜若狂。就等著諸位提供一些隱秘不為人知的小道消息,讓在下得以下飯……

№1:呔!說人話!論壇之上,咬文嚼字已經不流行了。我就直說吧,我想聽國師大人的八卦!求投喂!!!

№2:國師大人的八卦沒有,當今天子的八卦倒是有一堆,就是不知道你們敢不敢聽?譬如說,當初登基之時,年僅六歲的天子嚷嚷著死活不要當瓶蓋去堵瓶子,結果被一群皇叔你擡手我擡腳強行按到龍椅上的往事;再譬如,天子隱藏身份,在虛靈玉中名氣頗高,是“風聞台”最大的八卦小能手,不知悄悄泄露了多少大臣的隱私,看他們恨得牙癢癢卻找不到罪魁禍首;天子還是“雲市”交易量最大的商人之一,憑一己之力不知盤活了多少人的生意……

№3:樓上還活著嗎?

№4:+1,樓上還活著嗎?

……

№21:論作死,我願稱二樓為最強。合理懷疑,這應該是某位皇室宗親,要麽不怕死,要麽與當今陛下有些關系。

№22:咳,上面幾層的內容怎麽突然錯亂了?可嘆在下一個字也沒有看懂啊。就主樓內容發言,修史著實是好事,利在千秋,當今陛下果然英明神武,極肖世宗啊!

№23:不錯。縱觀歷朝歷代,多出昏庸殘暴之君。唯有我大夏,自世宗以降,歷任三十余位天子,皆勤政愛民,英明神武。且歷朝皇帝多有年老昏聵之舉,而我大夏,除卻先帝及上皇二人因病早逝,未有一位天子在天子位上駕崩,均是知天命之年便傳位於太子,自甘退居幕後,修道逍遙,不再過問朝事。此等高風亮節,父慈子孝,歷朝未有也!

……

№54:與其說是擔心自己年老昏聵,耽誤國事,不如說是急於去修道逍遙,不想再背負債務,於是瘋狂甩鍋,一代坑一代叭!果然是父慈子孝的典範鴨:)

№55:……又是你。不作不會死。這是非要讓咱們這個帖子被封的節奏啊!

№56:(瑟瑟發抖,不敢作聲。)

……

№127:(探頭探腦)走了嗎?走了嗎?可以不要再歪樓了嗎?給我們國師大人一點排面啊!!!(聲嘶力竭)

№128:咳,回歸正題。要論國師,世宗一朝必不可少。我以為國師最大的一樁功績便是扶世宗上位,開人道運朝。

№129:大夏立國以來,論文治武功,勤政親賢,世宗堪稱第一,這又與國師脫不開關系。據說世宗敬重國師,以師待之,國師亦不負所托。登基之前,世宗不過一逍遙閑王,國師為激勵他,故意以國運為債,果然成就一代明君。由此可見,國師極為擅長因材施教啊!

№130:說到這個我可就不困了!國師大人那可是歷史認證的人才發掘小能手,人才培養制造機,慧眼識人,堪稱伯樂在世!因材施教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