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探花〔番外三〕(第2/4頁)

亦有人開始細數這位的功績。

“方相公能有今日榮耀,乃是應當。他幼年便有神童之名,少年之時即中解元,遊學天下時,曾遇蛇妖害人,竟當場拔劍而起,又以利害威脅,終使蛇妖退去,救下一村百姓……”

“……雖說解元受人道氣運所鐘,等閑小妖不敢輕犯,卻只能護持己身,無有攻伐之能。方相公能慷慨拔劍,已是大勇,又能說動蛇妖,則以智勝。蛇妖退去後,當年不過區區舉人的方相公又直入郡府,以言辭說動郡守大人,借取一道官印,終將蛇妖鎮壓而死……”

“據說當年那位郡守極為欣賞方相公,曾贊他“有慷慨之氣,真大丈夫”,稱“匡天下者,必子文也”。”

後來,這位郡守的話果然應驗了。

自六百年前,那位世宗皇帝登基,在國師輔佐之下,人道蓋壓天下,大夏皇朝便已是極盛,或許是因為盛及而衰,到數十年前,兩代天子皆盛年而亡,新帝年幼,朝廷便有幾分動蕩,這位少年成名的方相公卻憑一己之力壓服所有野心之輩,輔佐幼帝坐穩朝綱,平定各地妖亂,半生定下利民之策十九條,最終與帝王善始善終,無病終老,得享祭祀。

望著虛靈玉投影中顯現出的畫面,不少人慨嘆之余,某些蠢蠢欲動、總不甘心的野心家,也只能默默長嘆一聲——

“……觀今日此景,人道何其之盛!”

大夏皇朝早在六百年前就該斷了,卻被那位神通廣大、橫絕一時的國師強行續命,再造盛世,又有了六百年輝煌。

當年國師橫掃天下,那些修道者和妖魔之輩盡皆臣服,但真是所有人都甘心俯首,沒有如黎墨那般想要恢復往昔仙神妖魔主宰天下的“人”嗎?沒有向往成仙成神,長生逍遙,受凡人供奉的人嗎?

——定然是有的,只是他們不敢。

有一個人還壓在頭頂,如大日煌煌覆蓋蒼穹,於是他們只能和光同塵,俯首低眉,或遁逃深山荒野,避其鋒芒。

而那個人離開後,人道氣運空前之盛,這輝煌大世竟延續了六百年。

當今之世,修道至多只能延壽,沒有長生不死,飛升成仙的說法。而最厲害的修道者,也最多不過活五百載。

這漫長的六百年,生生壓得某些人垂垂老死,所有不甘心都被碾碎,一切野心隨同他們本身,一並被舊時代埋葬。

好不容易等到兩代天子盛年而亡,這些隱藏於暗中的人自以為看到了人道衰亡的機會,偏偏這個時代又有人傑崛起。

先是方子文,在幼帝年幼之時只身肩扛天下;再是這位曾經被人忽視的幼帝。自他成長起來,創造出虛靈玉等一連串發明,天下人才知大大低估了他。

這六百年來,道院之中,不僅僅培養出了善於殺伐的學子,還有不少人選擇研究種種功法器物,造福天下。

像是方才直播間中的飛舟;靈氣充裕、使天下再無饑饉的靈米;封印著行雲布雨術、萬木回春術、愈療術等方便生產生活的法術,且連普通百姓都能將之激發的符箓……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而在這許多發明中,虛靈玉的問世仍是最轟動的。非但因為它是天子所創,更是因為它與人道法網的配合,徹底將全天下連接成了一個整體。

由於虛靈玉只有朝廷才能制造,單憑這一樁壟斷的生意,朝廷每年所獲利潤便遠遠超越過去五年之和。

而這還只是小頭,更重要的是,任何人登錄虛靈玉,人道法網都能汲取一絲人道氣運,看似微不足道,但天下生靈何以億計,眾多氣運聚合起來,將會為人道法網提供多麽恐怖的力量?

僅僅只是想想,就讓人頭暈目眩。

毋庸置疑,只要虛靈玉還掌握在朝廷手中,人道氣運只會越來越盛,不費一兵一卒,就憑這樣一個小玩意,便變相達成了許多帝王都無法實現的成就,可見這位天子有多麽深不可測。

除去當年世宗皇帝在位之時,恐怕歷代以來,唯有當今天子氣運最盛!

這又怎能不讓暗中窺視之人心灰意冷?

今日又見方子文死後封神,人道氣焰煊赫已及,他們終於徹底死心。

“罷了,罷了,這天下,終究是人道大世,屬於仙妖神魔的時代過去了。”

哀嘆之余,他們又不由想到一力開辟這人道大世的那個人,那位據傳並未身死,卻不知去向的國師。

這一切局面都是對方一手造就,即便那人已經離開了幾百年,他親手締造的人道法網依舊是覆極八荒,鎮壓天下!

不甘之余,他們只能默默遙想。

“……可惜,要是當初沒有這個人,或許今日的一切都不一樣了。”

·

“要是當年沒有國師力挽狂瀾,扶持世宗上位,只怕一切都不同了。休說大夏國祚,便是人道,恐怕都已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