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大結局

百官朝拜已畢,接著就是四個內藩諸侯國的朝貢使,依次上前朝賀,宣讀賀表。

首先,是梁國朝貢使。

“微臣大唐梁國朝貢使周綱,叩見高明光世……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微臣綱,代梁王殿下,伏請陛下聖安,祝我大唐國泰民安,千秋萬年!”

“梁國上朝廷黃金一萬兩、象牙百斤、安息香百斤、胡椒三百斤……”

皇帝的聲音猶如從雲端傳來:“梁王可好?”

周綱恭敬萬分地回道:“回陛下話,梁王甚好,謝陛下垂憐。梁王殿下說,明年元旦,敢請親自來長安入朝覲見。”

“好。”李洛微微點頭,“準梁王所請。說起來,梁王也是朕之故人,倒是多年未見了。”

接下來,宋國、衛國、理國朝貢使依次上殿朝賀,送上貢品。

殿內殿外的滿朝文武,看著內藩朝貢使恭恭敬敬的樣子,不禁都是與有榮焉。

之後,禮部尚書宣讀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梁理宋衛四國,以大唐公爵之國,封藩海外,教化夷狄,光大諸夏,有功於朝……乃加梁王、理王、宋王、衛王為太保,特進光祿大夫,檢校司徒。”

“謝陛下!”四大諸侯國朝貢使一起下拜謝恩。

太保是一品勛官、特進光祿大夫是一品散官、檢校司徒是一品贈銜。這三者都是很難得的,三者兼得就更難了。

就是大唐第一重臣的文天祥,也只有太師勛官和太尉職官,而沒有特進散官和檢校贈官。

接下來,就是六個外藩使臣了。

內藩代表叫朝貢使,外藩代表叫使臣,稱呼都不同。

就是他們的自稱,也和內藩朝貢使不同。

“下國朱羅國使臣羅摩戈,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自稱下國,而不是大唐某國。

朱羅國使臣按照之前的《洛陽和議》,奉獻了約定好的貢品。包括耕牛五萬頭,黃金一百希爾(每希爾900克),名貴特產九種。

雅達瓦等國使臣也按照《洛陽和議》敬獻了禮單。

大唐又多了二三十萬頭耕牛。

這把不算,洪武五年《洛陽和議》約定的六國戰敗賠款,這次也交割兌現了。

六國王室忍著心痛,備齊了一萬希爾的黃金,十萬希爾的白銀,送到長安。五十萬石糧食,也運到了南洋唐軍軍港。

禮部官員當殿代表皇帝下令,要求兵部釋放八萬多天竺戰俘,完成大唐在《洛陽和議》中的承諾。

唐廷上下所有的官員都心中喜悅。

戶部驚喜大量的耕牛到手。

財部驚喜大量的賠款到賬,還有五十萬石糧食。

兵部喜的是,再也不用管戰俘了……

六國使臣都是高種姓白人,要說他們心中沒有羞憤,那當然是絕無可能。可是面對如此強大的大唐,為了生存,他們也只能伏低做小,恭恭敬敬。

藩國朝賀的流程結束,就輪到政事堂的賀表了。

林必舉親自出列奏道:“太子太師、徐國公、政事堂中相臣林必舉,謹奏高明光世……皇帝陛下!”

“蓋洪武六年,我大唐開疆拓土,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遷都長安,臣謹代天下臣民,為陛下賀……洪武六年,大唐治下各族百姓,凡一萬萬五千萬口,完稅一萬萬三千余萬。歷代開國,未有今日之盛哉!”

“天佑華夏,爰有大唐。陛下承先唐之遺風,奮漢家之余烈,奉天承運百戰創基,經天緯地必有神助……揮斥萬鈞,吐息雲動,猶以聖德哺育萬民,以聖道治理天下,蔚然更新萬象,俯察而草木生,仰望而盛世降,千古偉業,嘆為觀止,莫能先也……”

“今我大唐,東極伊洲,西囊裏海,南收千島,北括冰原。疆土茫茫,不辯牛馬,立霸業而開萬裏王圖……版圖之大,江山之遠,教化之美,黎民之眾,遠邁前朝……悠悠春秋之為語,亦難書陛下豐功偉績也……”

林必舉慷慨激揚的說完,就輪到軍師府文天祥了。

文天祥展表念道:“太師、魯國公、上柱國、軍師府東閣太尉臣文天祥,謹奏高明光世……皇帝陛下!”

“洪武六年,王師西征,復北庭、安西,收波斯泰半、河中;收大漠、北海。我大唐兵鋒,武極八荒,操戈萬裏……”

“今,百萬大軍兵強馬壯,士氣如虹,武道昌盛,布武於天下,揚威於四海,六合之內,誰與爭鋒……”

“以此百戰精兵,唯王命是從。詔命一下,如臂指使,為王前驅,軍心如鐵,萬死不悔哉……”

接著禦史大夫龔侃上賀表:“……神目如電,監察天下,醜類無所遁形。洪武六年,三級銅簋接報三千六百余,查實三千一百余,懲辦官吏七百八十余,懲辦民間奸民兩千四百余,懲辦奸商五百余,懲辦軍警一百余。罰沒財產二十七萬余,獎勵二十五萬余。比之洪武五年,減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