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祭陵,北狩!(第2/4頁)

“那麽幾百年後,唐陵山城就會變成一座真正的山城,一座李氏宗親專有的城池。再設置唐陵山府,管理山城。設置城主一員統轄,由皇太子兼任唐陵山城的城主,以為定制。”

“如此一來,就算多少年後李氏退位,也有這唐陵山城作為世襲領地,千秋萬代。”

“因為黃帝就在嵯峨山飛升,我還要在山城內修建全國規模最大的炎黃帝宮,作為整個天下的帝宮之首。讓炎黃帝宮來庇護山城。後世,誰要想動唐陵山城,那麽就要考慮這炎黃帝宮首宮帶來的輿論影響。”

“我們要在有生之年,慢慢修建,將唐陵山城建成一個文化聖地,成為後世孔廟那樣的象征。等到將來《洪武大典》修好,就在唐陵山城放入一套。”

“山城修建的進度,宜緩不宜急。我打算用幾十年時間慢慢修。我要讓唐陵山城,在後世成為僅次於長安城和洛陽城的文化瑰寶。”

“好吧。”崔秀寧揚揚眉毛,“你深謀遠慮,很會為子孫後世著想。我也有一個計劃,說給你聽聽。”

“你說。”李洛來了興趣。

崔秀寧道:“皇子太金貴,生於深宮之中,長入宮人之手,不知道民間疾苦,世俗風情,不利於他們的三觀培養。後世的皇子,應該在基層體驗生活後,才能回宮。我們只有四個兒子,就算了。從孫子輩這一代執行,孫子一定會很多的。”

李洛道:“這個我也想過,問題是怎麽操作呢?難啊。”

崔秀寧道:“不難。皇子十二歲時,交給統計司安插在各郡縣的采風使。采風使既是統計員,又是特務,他們的身份本就是保密的,在地方都有不同的身份掩護,要麽是暫時的小商人,要麽是暫時的農民。”

“由他們帶著皇子,不但能讓體驗基層,還能讓皇子到處遊歷,增加見識。等到這個采風使的任務結束,兩年就過去了。”

李洛皺眉:“采風使以長輩的身份帶著皇子,可是他們真能將皇子當成晚輩來對待嗎?要是小心翼翼的供著,那還有什麽用?”

崔秀寧道:“首先,采風使的選擇,就會很慎重。選擇之後,還要由大安府和統計司教他們怎麽做,怎麽保密,怎麽和皇子相處。在這個時間段內,皇子的身份會暫時被凍結,只要能保障皇子的人身安全,就足夠了。”

“采風使在任務期間,生活是很節儉的,薪俸不會全發,只有三年任務結束後才會全額補發,就是為了他們和基層打成一片,便於底層的信息數據采樣,他們的身份在地方也是保密的,這是紀律。他們不可能隨便違反。”

李洛嘆息,“也只能這樣了。嗯,跟著采風使體驗兩年後,就再送到軍中體驗兩年。沒有經過這些體驗,沒有資格封王,更沒有資格即位。”

“還有一條,規定一下。後世沒有兩年以上基層體驗的,不得立為皇太子。征兒他們就算了,我們就是這四個帶把的小瓜。就是分封海外,也只能分孫子去,不能封兒子去,不保險。”

兩人你一件事我一件事的商量半夜,直到月亮西沉才回天樂閣歇息不提。

第二天,李洛攜帶皇後太子,以及各衙主官,去祭拜先陵。

皇帝法駕鹵簿儀仗數千人,還有禁軍侍衛,文武大臣,隊伍超過萬人,浩浩蕩蕩的離開長安。

第一個去向,就是唐高祖的獻陵。獻陵位於長安北的三原,離長安也就是五十余裏裏,早上出發,下午就到了。

李洛恢復關中後,獻陵也得到修葺,恢復了獻陵的風貌。來到獻陵後,但見山陵巍巍,氣勢雄渾,華表石獸簡約大氣,松柏蓊蓊郁郁,陵殿完好如初。

唐主很是滿意,誇贊文天祥辦的好。

韋素道:“陛下,這高祖獻陵,當初臣也來此憑吊祭拜過。雖說金代有過幾次修葺,金帝也禁制盜陵,可獻陵破敗之勢,仍不可避免。當時,臣見到這陵園石像埋土,殿閣坍塌,就是山陵樹木,也枯敗無光,真令臣涕零。”

“可是如今,就說這陵中古樹,也變得郁郁蔥蔥,生機盎然了。這難道不是大唐重光,陛下聖德充沛天地,而使得祖陵有感,氣運氤氳嗎?”

李洛不禁有些無語。雖然他內心不信韋素的話,但還是很高興。

群臣也都說,是陛下的功德,使得大唐祖陵再生氣運,是大吉之兆。

接著,李洛身穿袞服,親自在靈殿祭祀,誦讀翰林院寫的祭文。

官樣文章典雅晦澀,但其實就是一個意思:承蒙你保佑,我恢復大唐了,你放心吧。我會好好治理天下,你要保佑李氏子孫,好好享受貢品吧,香火少不了你的。

至於祭禮,祭舞,犧牲等,都是禮部和鴻臚寺早就準備好的,完全不用李洛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