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四道詔書(第3/3頁)

火銃兵和火炮手都在令旗下模仿裝彈動作。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非常規範,一看就是訓練有素。李洛還在裏面看到了自己曾經的親衛顏隼。

此時的顏隼已經是團總,他正揮舞令旗,指揮他麾下的一千火器兵變換隊形。

顏隼早就發現李洛在不遠處觀摩,但是他現在正在指揮戰術動作,按照規定不能中途停止,除非有命令。

然而,卻始終不見真槍實彈擊發。

“為何不發?舍不得彈藥?”李洛問道。

崔秀寧點點頭,“我規定三天才實彈訓練一次。不然,彈藥的消耗太大。一個火銃兵一天的中等強度實彈訓練,起碼也要消耗三斤火藥。火炮更不用說,一門三斤彈炮,一炮就是一斤火藥。”

文天祥道:“的確如此。就是三天實彈訓練一次,臣也覺得心疼啊。四個火器旅實彈訓練一天,少則耗費五萬斤藥,多則七八萬斤。這還不算彈子。要是加上彈子,就更不得了。”

李洛有點無語。實彈和非實彈完全就是兩碼事,火器兵要是非實彈訓練,那一旦上了戰場能有多大戰力?

可天天實彈訓練,那不是舍不舍得的問題,而是……沒有。

唐國人口只有一百二三十萬,光軍隊就是十八萬,導致人力資源缺乏。可即便如此,唐國軍器制作衙門匠造處,仍然有近萬人的編制,比宋朝南北作坊加起來的人都多了。

然而,匠造處的壓力太大,要生產制造的東西太多。火藥一項,已經是重點照顧了,可仍然產量不足。尤其是對硝的處理,並不是那麽容易的。

“三個月後,能有多少斤火藥?”李洛問道。這些問題,他以前並沒有太細致了解。

崔秀寧答道:“兩百萬斤最多。算起來,夠四個火器旅連續作戰一個月。”

李洛送了口氣。火器旅不可能天天打,夠連續作戰一個月,其實就是能用好幾個月了。

文天祥笑道:“君上勿慮。臨安就有一個很大的火藥作坊,雖然現在歸了元廷,但應該不會停產。臨安火藥作坊產的火藥火器雖然不如我唐,但裏面的匠師,都是不錯的。只要拿下臨安,咱們的火藥就不愁了。”

崔秀寧點頭,“文先生說的是。那個作坊改名叫浙東火器雜造局了,光老匠師就有幾百人。元軍的火器火藥,一半都是這個浙東火器雜造局產的。去年,他們造了三百多萬斤火藥。還有火銃火炮火箭數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