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百官群諫……小兩口的憤怒!

關於唐國科舉,在泉州時李洛就和崔秀寧商議過。為了選拔培養自己的人才,科舉肯定是要舉辦的,但考試內容,一定要有所變化。

首先,傳統部分的詩詞和經史子集,是一定要考的,絕對不能刪除。不然,華夏何以為華夏?

第二,必須加上君子六藝。六藝中的“禦”,改成騎。考慮如今極少有人會君子六藝,暫時降低要求,能過三藝就成,但是六藝中的“數”屬於必考。算術不達標,一切枉然。

第三,必須加上農學,要懂農事,農時,稼穡之道。畢竟現在是農業文明,官員不懂稼穡,沒有資格做官。

第四,就是策論。

第五,就是典律,主要是律法。

這就是李洛和崔秀寧制定的簡化版科舉考試內容。等到將來,還要加上其他科目。

兩人細化了甲乙丙丁分級制度,結合分值制度來評判優劣。考試總分是百分。

其中詩詞十分,考試內容是命題詩詞一首。為何要考詩詞呢?因為在古代詩詞差的人,審美、情懷、格局、修養、知識面不可能高到哪裏去(古代)。

經史子集是三十分,考兩場。一場是命題文章一篇,二十分。還有一場是十道常識題,十分,以對錯計分,不分等級。

經史子集的考試內容,除了四書五經,還再加《史記》、《漢書》、《唐書》、《左傳》、《戰國策》、《墨子》等十幾種。

六藝是二十分,暫時只考三門,必考算術,選考兩門。其中算術十分。雖然分值不大,卻極其重要,因為這門科目是一票否決。算術達不到乙等的,其他科目再好,不予錄用。

策論二十分,命題文章一篇,考的是時事,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農事十分,考農時,作物,稼穡之法,灌溉等,全是常識題,以對錯計分。

典律十分,主要考《唐國簡律》。

兩人搞得考試內容,雖然詩詞,經史子集,策略這幾個傳統考試科目仍然占了六十分,但加考了君子六藝,強化了算術的地位,又加考了農事和典律。

考試成績優異的,可為縣令,縣丞等縣官。成績良好的,可為縣衙各房主官。成績合格的,可為鄉正,書辦,吏員等官。

沒錯,借著科舉考試,參考後世公務員制度,改吏為官。以前不算官員的皂隸,鄉正,書吏等,全部算成官員,都要經過國家考試上崗,讓君權下鄉!徹底掌控基層。

相對宋代的科舉考試內容和官吏制度,這已經是個很大的突破了。

至於理科方面的考試科目,對不起,現在根本沒有實施的條件。

科舉制度本身是好的,從隋唐開科舉,到後世現代,除了中間廢除了不到百年,仍然換了個名義在繼續使用。

關鍵在於調整考試內容。

等到崔秀寧把開科舉的內容在朝堂上拋出來,其中考過宋朝秀才的官員,如林必舉等人,都有點懵了。

算術科目不行,其他成績再好也不錄取?還要考農事和六藝?這……

幾個秀才官員很想反對,但是看到崔秀寧不容置疑的語氣,他們的話還是咽了回去。

考就考吧,反正詩詞策略,經史子集加起來也有六十分了。

崔秀寧道:“今日是四月三日,一個月後的五月二日開考。無論什麽人,只要有唐國戶籍,都可以考試。”

林必舉聽得心裏一跳,趕緊問道:“夫人,那女子……”

崔秀寧笑道:“女子自然也可以考,一成的錄取名額,可以留給女子。”

女子做官有什麽好處?有,而且很大。首先,能夠促使女子接受教育,打破無才便是德的枷鎖,極大的優化人力資源。

女子的知識水平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層次也就高了。社會的能力,也能得到最大釋放。

第二,能夠打破男子統治的官場,讓過於理性冷漠的官府,變得感性一些。

第三,就是性別監督,陰陽互補。有不少職務,女子比男子更加適合一些。

事實證明,少數女子參政的政府,比全是男子的政府,更加廉潔高效,也更穩定。

可是林必舉等人聽了,卻眼皮子直跳。自古哪有女子考試做官的道理?那成何體統?女子無才便是德啊。她們只能相夫教子,焉能拋頭露面,甚至充任官吏?

倘若女子做了官吏,那置丈夫於何地?置父親於何地?置兄弟於何地?

如此以來,夫綱何存?父綱何存?於男女大防,儒家禮教大有幹礙也!

哪怕只有一成的錄取名額,那也大大不妥。

林必舉他深吸一口氣,跪下說道:“微臣,懇請夫人收回成命,女子參加科舉,自古未見成例,夫人萬萬不可啊。”

好幾個文官也跪下來,接著虎古等幾個武官也跪下來,懇求道:“夫人,女子參考,萬萬不妥啊。”